我不知道人类将来是否可能造出电影中那艘让人长眠后苏醒的太空船,但我很清楚,至少在可以预见的现实人生中,我们都不可以大睡一觉以待更美好的世界出现。
■ 朱钦芦
前些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太空旅客》,我很喜欢。一是因为这类题材总能满足我对奥秘世界的窥探欲,二是与其他这类片子不同,这部片子中的知识没有超出我理解的范围太远,情节和对话自始至终没有让我犯迷糊。片中人物少得不能再少: 一个帅哥一个美女加一个半截人身的机器人酒保,以及为了情节需要不得跑了一下龙套的飞船工作人员。剧情也比较简单,大致如此:一艘搭乘着5000地球移民的巨大飞船正飞往另一个宜居星球。由于这趟太空旅行的时间要花120年,所以包括飞船驾驶员和服务人员在内的所有人都长眠于一个个冰柜似的床上,在即将达到目的地前才会被预设的程序唤醒,当然在这过程中,飞船是处于自动驾驶状态。
然而一场意外的陨石撞击唤醒了男主角机械工程师吉姆。吉姆惊恐万状地发现,他是这艘飞船上唯一醒着的人类!从机器人酒保那里他知道了飞船距目的地还有89年,这意味着在到达移民星球以前,他就会成为飞船上的一具干尸!像孤魂野鬼一样生活了一年后,抗拒不住内心的孤寂和绝望,吉姆带着犯罪的恐惧,启动了故事女主角奥罗拉的唤醒程序。在知道真相以前,女孩自认倒霉,好在还有帅哥为伴,于是便和他一起在二人世界过着神仙眷属般的生活。当飞船因为故障发展到即将爆炸的时刻,吉姆舍生忘死,拯救了飞船和沉睡着的地球移民,并且获得了奥罗拉的原谅和真爱。通过修复一张卧床,两人中的一人可以继续长眠到目的地,但是他们谁都没有做出这个选择。
80多年后,当移民们一个个走出自己的卧床,他们看到的是男主角当初种下的一棵树苗已经在船舱里长成了参天大树…… 瑰丽而奇异的太空景色,像游轮一样华丽的飞船,以及失重状态出现时女主角被一池蓝水包裹在半空中等镜头,都让人叹为观止。
走出影院,我问儿子,他怎样理解这部片子暗示的主题。他说做事不要只顾追求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精彩,我觉得这个解读有些道理。
我想起家乡著名的风景地峨眉山,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但一些人下山后却连呼不值,写下打油诗满世界地传。因为他们的游览方式是这样的:行色匆匆,直奔金顶而去,千辛万苦到了那里后,很可能遭遇的是一团浓雾,佛光、云海、日出都无缘得见,故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无论在哪里你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目的性特别强的游客。其实,通向目的地的途中风光美着呢,又何必一定要看到意想的景致才甘心?
当电影中的男女主角明白他们不可能携手走向明天时,选择活好当下,不也是一个美妙的结局吗?我们制定的很多人生目标可能会受制于客观条件而无法实现,但在这过程中,我们不问收获,只管奋斗,燃烧了自己的青春,绽放了自己的生命,不也一样是很美的人生吗?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部关于生命存在方式的电影。我的同龄人现在都在关注养生保健的问题,每天朋友圈里,都可以看到一篇篇相关的文章,教你如何生活才能健康长寿。谁都希望自己的寿数能高些再高些,这是生命的长度;而在向目标努力过程中活得快乐,活得精彩,活得有价值,这是生命的厚度。如果我们的生命既有长度也有厚度当然很理想,但生命的长度就像两个被提前唤醒的年轻人的遭遇,自己很难掌控。既然我们的生命长度没法控制,让生命充满快乐幸福的厚度,“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活到多大寿数还有那么重要吗?
从电影院下到一楼,购物中心的大屏幕里正播着一则公益广告:一个母亲从年轻到年老,抚养大了儿子,又接着照顾孙女。她的口头禅是:等你长大了,我就有福了!画外音响起:不要让等待成为遗憾!我们在生活中许了多少事以“未来”“以后”?似乎生命的长度是无限的,结果却让多少愿望成为泡影?“子欲养,而亲不在”,不就是这些遗憾中最让人痛彻心髓的吗?
我不知道人类将来是否可能造出电影中那艘让人长眠后苏醒的太空船,但我很清楚,至少在可以预见的现实人生中,我们都不可以大睡一觉以待更美好的世界出现。
人生苦短,只有追求生命的厚度才是真实的生命存在方式。“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瞧瞧,伟人早把我啰里啰嗦的话说得清清楚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