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贞(左)在了解群众的家庭情况。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这已经是高淑贞第三次等在这位本家叔叔的门口了。
连着三天,这位本家叔叔就是不给高淑贞开门。“他不开门,我就站在这里,一直等到他开门为止。”终于,关了三天的大门开了。“我真是服气了,你吃苦受气是为大家,我也不能当这个绊脚石。”叔叔把高淑贞让到屋里,同意为了村里改造自来水拆除自家门前的违章建筑。
回忆起这段经历,高淑贞说:“跑腿、磨嘴,就是村干部的基本功。再难听的话也得听,再难受的气也得受,一遍讲不通再讲,直到群众点头为止。”最终,村里成功改造了自来水,高淑贞这个村支书也真正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今年52岁的高淑贞,是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办事处三涧溪村的党总支书记。“三涧溪村是我的婆家村,当时领导找到我,要我到村里担任村支书。身边熟悉情况的人都劝我别去,说这个村又乱又穷,六年换了六个村支书。”但高淑贞不服输,“别人干不好,不代表我就一定干不好。”
“没有一条硬化路,村里垃圾成堆,污水横流,闹事的、孩子辍学的、邻里争吵的,天天断不了”,这是高淑贞对三涧溪村的第一印象。村子大,人口多,经济状况也差,村民们大多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邻里关系也不融洽。
一上任,高淑贞就花了大半年时间,把村里800多户人家转了个遍,大到干群矛盾、小到邻里纠纷,各种情况都记在了本上,装在了心里。
在高淑贞看来,事情要办,并且要办到群众心里,既要意见统一,也要公开透明。为解决好“调解难”和“监督难”问题,高淑贞带头在村里成立了“五老”调解会和监督委员会,谁有威信谁来调解、谁有意见谁来监督。“五老”调解会由村里的退职老干部、老党员、老退伍军人、老工人以及其他有威望的老年人组成。“许多看似难以调和的矛盾,经他们一出面,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监督委员会成员由村民小组推荐产生,村里的大小事务、收支账目,全部经监督委员会通过才能执行。“村里有很多人经常提意见,经村‘两委’研究决定,主动邀请这些人参加监委会,使监督变被动为主动,后来,最爱找毛病、提意见的人都变成了最会出点子、提建议的人。”
在胶济铁路建设征地、旧村改造等工作中,三涧溪村的“五老”调解会和监督委员会发挥了智囊团、调和剂和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工作顺利开展。
工作进展顺利了,村民与村领导班子的矛盾也少了,高淑贞又把目光放在了“脱贫”上。
为了找到一条适合全村发展的路子,高淑贞在村里开设了“党员论坛”,每月15日晚上为党员集中学习日,请老党员讲历史和经验,中青年党员讲新知识新技能,外出回乡党员讲见闻和信息。交流分析多了,大家统一了干事创业的思想,走出了借力发展的路子。
利用三涧溪村的区位优势,村里成立了三涧溪建设项目服务公司,先后承揽下园区建设施工、学校绿化等多项工程,又引进了50多家企业、5所高等院校。目前,村里有800多名劳动力在村工业园的企业上班,月收入平均在3000元以上。
村支部还牵头领办了养狐、养猪、养牛三个合作社,建设了高标准的农业生态示范园区、特色养殖区,开发形成了古地道旅游产业,村里每年举办一次创业就业培训班、一次农民工现场招聘会、一次技能比武大赛……
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存款达到百万元的村民逐年增多,靠劳动力收入的村民年收入也达到了几万元。
“要发展经济,精神文明建设和村容村貌也要提高和改善。”高淑贞介绍,“我们村先后实施了35个重点工程,开通修建了三涧大道、环村路、东西大桥,硬化了40条背街、36条小巷,新改建了花园式的村小学、幼儿园、卫生所和全省一流的敬老院。”
三涧溪村还建设了7万平方米的社区,20栋农民公寓楼已全部集中入住,并建设了1万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还建有小康电子书屋,建设了文体广场、老年门球场等活动设施。村里还成立了秧歌队、扇子舞表演队、老年戏曲艺术队,在节假日为群众演出。“搞活动不是光图热闹,这能让大家真正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高淑贞说。
如今的三涧溪村,早已不复当初“又乱又穷”的面貌,在高淑贞的带领下,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示范村”“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先进示范村”。今年,高淑贞还被评选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