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琴(左)为困难学生捐资助学
吴亚琴送失独老人回家
吴亚琴在育婴师培训班讲课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贾莹莹
20年前,意气风发的吴亚琴是一个国有企业的中层干部,被领导下派到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负责后勤保卫工作,后成为该社区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妇联主席。
这个经历了改制风波的国企家属区,因为社区居民身份、生活、心态的变化,成了谁都不愿接手的“烂摊子”。面对着诸多“老大难”问题,20年来,吴亚琴本着勇于担当和创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风格,打造了“零犯罪、零家暴、零吸毒、零辍学、零失业家庭、零矛盾升级、零非正常上访”社区,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我去替你们讨回公道”
长山花园社区居民大部分都是与吴亚琴同企业的职工,企业破产后,企业与失业职工、退休职工及其家属之间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2007年3月,1500多人聚集准备到吉林省上访。吴亚琴得知后主动站出来说:“企业没有了,我和大家一样心痛。上访是为了解决问题,但用不着越级,到我这儿就行。”
平息居民的情绪后,吴亚琴走上了艰难的维权路。她组织召开社区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成立了问题情况反映小组,把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梳理清楚,形成书面材料,按程序反映给各级部门,历经5年最终使退休人员医保问题、职工欠款问题得到了解决。
时至今日,原企业还在分批陆续发放拖欠失业职工、退休人员的各种款项近两千万元,发放欠款的重任一直由社区代为承担。
为了给社区居民找个“说理的地儿”,吴亚琴在社区设立了“百姓说事点”,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广大居民群众搭建了表达诉求、提供建议的平台。同时,开通妇女儿童维权直通车,积极为百姓打通相关渠道,将百姓的矛盾纠纷逐级上报给司法所或区人民法院,甚至还把巡回法庭请进了社区,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百姓的问题解决了,我比他们还高兴”
由于企业转制解体,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失业妇女的困难越来越多。通过调查走访,吴亚琴感到,解决失业人员的困难,必须标本兼治。帮钱物是治标,只是解决一时一事的问题;而帮能力、帮技术是治本,能够解决一生一世问题。
出于这个考虑,吴亚琴对失业人员确定了“造血”方针,采取了三个办法:一是素质充电。本着需要什么补充什么的原则,举办了多期营销、面点、中医按摩、机械维修、家政服务、小型机械制造等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为再就业打好基础。二是搭桥上岗。社区先后为华日医疗器械、华光轿车、三星厨房设备、鑫奥福利等单位推荐适用技术人才159人,并保持了长期的用工供求关系。三是帮助创业。利用再就业优惠政策,帮助部分失业职工办理了小额贷款,创办了小型的机械加工厂,安置了不少失业人员就业。
几年来,在社区帮助下先后有839人重新上岗,100多人当上了小老板,并且在社区成立“幸福合作社”,帮助退休在家和不能外出的困难妇女们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
长山社区孤寡老人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053人,占总人口的16%。这些人大多儿女不在身边,或是儿女忙于生计没有时间照料,他们有的行动受限,有的卧床不起,养老难题十分严峻。
孤寡老人张桂凤患有腿疾,几年来吴亚琴带领社区人员经常上门照顾,帮助洗被褥、做家务、买东西。老人常说,“我没享受过天伦之乐,在你们身上我尝到了这种乐的滋味儿。”
孤寡老人马庆生两次重病都是在吴亚琴的精心照料下顺利康复,感动得老爷子70多岁了还争当社区志愿者。
吴亚琴是一个善于动脑的人,这一件件、一桩桩事情让她深思,解决社区养老问题,不能零敲碎打、哪急管哪,而应该组织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制度化管理。
于是,她大胆创新了居家养老模式,社区安排6名专职服务员,创建了家庭自助式、邻里互助式、功能输出式、外力援助式等多种服务方式,并在65户老人家中安装了电子保姆,成立了“康乐之家老年服务中心”,建立了10分钟助老服务圈,让老人们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安享晚年。
今年,社区又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引入了长春市12349养老便民服务中心,面向全市老人开展居家养老便民服务。
吴亚琴对社区孤儿同样视如己出。孤儿刘小泽无依无靠,吴亚琴不仅为他办了低保,而且帮他在区检察院认了“代理妈妈”,使他在社区关爱之外又得到了一份母爱。孤儿袁青霞、马晓燕,都是在吴亚琴的精心关怀下办低保、找住房,有了可以依靠的“家”。
2013年,她还在社区成立了三点半小课堂——“蒲公英少年之家”,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对放学后无人照料的贫困孩子免费托管照料,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在长春市和宽城区妇联的支持下,社区还成立了早教中心,开展早教进社区公益服务,进一步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在老百姓的心里我们代表的就是党和政府”
长山花园社区人口存在“下岗失业人员多、流动人口多、老年人多、残疾弱势群体多,有稳定收入家庭少”的“四多一少”现象,帮扶困难群体是吴亚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吴亚琴积极协调各方,在每年重大节日都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在他们生病时还会送上一份心意,吴亚琴常说:“社区作为居民自治组织并不是政府机构,但是在老百姓的心里我们代表的就是党和政府。我们给他们送去一点点温暖,他们会认为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他们打心眼里高兴,更加拥护党的领导。”
在吴亚琴心里,有个重任——决不能让贫困代代相传。有上不起学的,她就积极联系人大代表和企业人士为其捐资助学;有想创业没本钱的,她就多方协调帮助申请贷款;有失业职工在房屋拆迁后由于生活困难无力回迁的,她四处帮着张罗借钱,在她心里,“居者有其屋”是对困难职工最基本的保障。
不仅如此,她还积极肩负起社会责任,与榆树市土桥镇留守儿童之家进行共建帮扶,每年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慰问,并且组织辖区儿童到榆树与留守儿童开展“手拉手、心贴心”活动;每年冬天号召辖区妇女为环卫工人“织围脖、送温暖”;不定期地为偏远地区的学校捐助衣物等。
吴亚琴常说,造福辖区居民,只让他们在物质上富起来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在精神上富起来。于是,她带领辖区居民组织成立了8个社团,比较大的有乒乓球协会、书画协会、社区艺术团。社区整合辖区人才资源,组建了民乐队、舞蹈队、秧歌队、老年健身队,人数最多的时候超过100人。每年的重大节日,这些社团组织都会举办各种文艺演出、项目比赛,开展健康知识、安全知识、法律知识讲座、养生保健、书画展览、道德讲堂等活动,每年参加活动的人数超过2000人次。
真心付出20年的吴亚琴赢得了诸多荣誉: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时代楷模”、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中国“小巷总理”之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