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祁祥(中坐者)与学生们畅谈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见习记者 田珊檑
有这样一位女性,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处事干练,才识卓越;为人谦逊,温婉大方……
她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百余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院长;她是国际学者眼中中国保险学界的标志性人物,曾荣膺国际保险界的最高奖项“2014年度约翰·毕克利奖”;她集“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中国保险年度人物”“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等众多荣耀于一身。
她就是北京大学教授,首都女教授协会会长孙祁祥!
日前,全国妇联授予十位杰出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孙祁祥位列其中。得知自己获奖的时候,孙祁祥正在批改学生论文。谈起获奖的心情,她表示:“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崇高的荣誉,我深感荣幸。但这更是一种激励和责任,它激励我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好地履行一名教师的光荣责任。”
与经济学结缘,才展国内外
孙祁祥1956年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从高中毕业到考上大学,中间有7年的时间在下乡和做工。1979年高考选择专业时,父亲对她说:“现在改革开放了,经济一定会很重要,国家需要经济人才!”原本喜欢哲学、文学的她坚定地选择了当时并不“热”的经济学。这次选择,让她从此走上了经济学的学习、教学、研究之路。
20世纪90年代初,孙祁祥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3年,应组织的安排,孙祁祥从经济学领域转入当时在中国还处于发展初期的保险研究领域。经过20多年的耕耘,她成为国内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界公认的学术带头人。由她和中国保监会政研室负责人共同主持的《中国保险业“十五”发展规划》成为指导中国保险业2001-2005年发展的重要文件;由她任首任主任的北大保险学专业先后被批准成为国家级“质量工程”的“特色专业”以及北京市级“质量工程”的“特色专业”;由她牵头设立的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连续三届蝉联“北京大学优秀科研中心”的称号,成为国内外政、产、学、研交流的重要平台;由她撰写的《保险学》先后获得“教育部推荐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版再版,被国内数十所高等院校的保险金融专业选作指定或推荐教材。
“一旦做出决定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会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地去做。” 孙祁祥说。
同时,孙祁祥在国际保险学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她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连续10多年担任国际保险学会(IIS)学术主持人的亚洲人,是第一位应邀在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ARIA)年会上(1996年)宣读学术论文的中国大陆学者,是唯一一位作为人物介绍出现在“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会刊上的亚洲人。外国同行评价她“具有将中国保险教育和西方保险教育完美结合的非凡能力”。她还是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APRIA)的前任主席。此外,她经常受邀去国外的大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进行讲学和交流,其学术足迹遍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为推动中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界的对外学术交流起到了探路人和领路人的作用,曾获得国际保险界的最高奖项“2014年度约翰·毕克利奖”,成为该奖自1972年设立以来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学者和女性获奖人。
“她的工作和领导力不仅影响了中国的保险学理论与实践,并把这种影响带到了世界各地。”国际保险协会评奖委员会主席伯恩哈德·芬克如此评价她。
做最好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
孙祁祥上过山、下过乡、做过工、留过学。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让她有着“做最好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的信念以及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一个好的国家需要有好的家庭,一个好的家庭需要有好的家风。父母对孩子起到人生导师的作用。” 在孙祁祥看来,她今日的成就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
孙祁祥的母亲从小靠给别人织毛活才勉强上过四年学,但却总是教导子女多读书。其母从不喜欢议论别人的是非和家长里短,时常教导子女要“做好自己,别老跟别人比” 。
孙祁祥的父亲1938年仅12岁时就参加了革命,参加过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是一位作战英勇、对党忠诚的老革命。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摆官架子,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父亲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坚毅、勇敢,磊落、坦荡,自律、谦逊,正直、善良,是我一生追求的‘标杆’。” 孙祁祥从小就一直以父亲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
她不到17岁下乡。一个从小生长在城市的女孩子当上了知青队长。刚到农村不久,有一次从大队到公社挑种子粮,她担着100斤的担子,走了20多里的山路。回到住地,肩膀被磨破,衣服上沾着血,脱都脱不下来。但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她都选择了坚持。
“不要以为自己是女生就应该受到照顾。灾难、痛苦、命运等都是没有性别标签的。我们要拥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勇敢、坚韧的意志,宽厚、仁爱的胸怀。” 孙祁祥说。
孙祁祥从小爱读书。她说,从读书到教书再到写书,她大半辈子在与书籍打交道,不敢说“嗜书如命”,但对书绝对是“情有独钟”。不仅仅只是相信“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也不仅仅只是深信“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是笃信“读书使人生更精彩、阅读让人终生受益”。她认为,读书的功力之大,大到能让一个人从愚钝变为开化,从粗俗变为高雅,从平庸变为睿智,从羸弱变为强大。读书更多的是为了内心的平和,为了思想的深邃,为了精神的富有。
“常怀感恩的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谈起女性的发展,孙祁祥表示,中国6亿妇女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坚实的基础之一。同时,男人和女人只有相互欣赏、相互依靠、相互合作,才能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不忘初心,教师本色
孙祁祥曾有过多次进入国家机关以及名企的机会,但她都放弃了。在她心里,教师是她喜欢的职业。孙祁祥在兰大上大四的时候,正逢北京一家国家机关来兰大招秘书,学校老师极力推荐她,但她婉拒了。当时班上有同学对她说:“孙祁祥,你脑子进水了吧!”但她愿意听从内心的真实声音,在学术的道路上走下去。
20世纪90年代中期,孙祁祥从国外进修回来后,一家美国公司开出了年薪30万的高价来“挖”她。那时孙祁祥在北大的月薪只有400多块钱。面对如此“诱惑”,她不为所动。坚定的态度背后是不忘初心的信念,是对教书育人的由衷热爱。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既要教学,又要从事科研,还要负责全院的行政事务,不管工作多忙,学生的事情在孙祁祥那儿都是“头等”大事。她设置了“院长下午茶”“院长接待日” “院长信箱”,及时回复学生邮件,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每年她都会认真准备开学典礼或者毕业典礼致辞,给每一级新生写信,只为带给学生最好的引导。为此,她被许多学生视作“精神领袖”,她的一些言论被学生收集整理,不时拿出来细细品读。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在孙祁祥看来,教书育人是至高无上的职责。她创新性的教学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被学生评选为“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当下,她的学生已遍及全国各地各行各领域,她也正享受着“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乐趣。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不论是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是从事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孙祁祥在实践中践行理论,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尽心尽力地默默耕耘,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