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党史路上”女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合影。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一带一路”采访组记者王江平在甘肃省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采访。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杨睿/摄)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许真学在重庆北碚区参加区妇联新春开工第一天收心会。 (李伶俐/摄)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王长路
48个字,已成为全国新闻战线的核心关键词——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一年前的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历史和现实角度,深刻阐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原则要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做好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指南和根本遵循。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以更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在发展改革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半边天作用——这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中国妇女报身为国内唯一女性主流大报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年来,中国妇女报始终坚定不移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职责使命,锐意改革进取,当好“巾帼心向党,筑梦复兴路”的传播者和记录者,凝聚起广大妇女共同奋进的强大力量。
“女报姓党”必须摆在首位
2016年年初,报社编委会专门召开会议,确定编采工作年度方案时,“增强党报意识”作为第一条原则被写入,要求全体编辑记者必须将“女报姓党”摆在首位,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
2016年“七一”前夕,中国妇女报专门在一版推出《身边的女共产党员》栏目,集中推出了一批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优秀女共产党员的典型。她们中间,有坚信“把平凡事做好”的户籍警闫晓燕、带着居民跟上“互联网+”步伐的社区干部陈宗俭、带领全村致富的“点子”村支书吴圣霞、培训了上万名乡村医生的西藏妇产科专家次旺、善用山歌唱出美好生活的广西“歌王”覃兰斌……
这些一线女党员是广大妇女“能学、愿学”的“党的好女儿”,讲述她们的生动故事成为中国妇女报庆祝建党95周年系列报道的亮点之一。
舆论引导,常被视为凝聚社会共识的“定盘星”。
2016年9月,《全国妇联改革方案》公布后,中国妇女报第一时间推出《以自我革新勇气推进改革 用抓铁有痕精神落实方案》的评论员文章,同时针对改革方案内容推出系列专家解读,并对方案中的关键内容进行了整版可视化展示,体现了专业性权威性,同时以专题调查的方式推介上海、重庆两个试点地区妇联的改革举措和成效,对各地妇联组织如何推进改革提供了及时指导。
总书记深刻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
中国妇女报在“七一”社论中如此深情表述——回顾党的创建历史,从嘉兴红船到延安窑洞,一位位心怀天下的女性,毅然投身于壮怀激烈、风雷激荡的革命斗争中……在共产党人群体中,她们有一个特别的称谓——“党的女儿”。“跟党走”,早已被她们视为责任和使命,必须用一生去守护……如今,我们党已拥有2227.8万名女党员,她们是亿万中国妇女的先进代表,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本色,让“巾帼心向党”成为“半边天”的共同选择和行动。
让女报特色更加凸显
2016年7月23日,一支由2名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和3名“90后”女大学生组成的采访团队,从中共一大召开地上海启程,20多天的时间里,这个团队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深入10个省市区的一线采访调研,讲述党史故事,记录中国发展,20多天共发稿44篇,图片46幅。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王蓓在采访札记中写道:“20多天里,每天凌晨2点合上电脑,清晨一次次睁开疲惫的双眼,脚步不停,继续行走;我们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融中,找寻‘初心’,见证今日中国之发展;我们在聆听一个个动人心弦的党史故事中,积攒继续前行的动力。”
收获感悟的,不仅有记者,还有出发前充满好奇的“90后”女大学生。
中央民族大学学生高雅丽在采访体会中说:“漫漫路途,不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得到的体会总是不真实的。一路走来,长征在我心中,从模糊的概念,渐渐变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的故事,勇气、奇迹、信念、毅力……可以形容的词语太多,沉甸甸的历史事实,犹如一座座丰碑。”
这是一次寻访初心的行走,获得的,是继续前进的力量。
因为把中国梦与巾帼梦、大政策与小家庭、大历史与小故事紧密结合在一起,现场带入感强,细节鲜活生动。如今,大型行进式主题报道,已被称为中国妇女报新闻产品中的“硬菜”。
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2016年10月,正值“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三年之时,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一带一路”采访组从西安出发,以行进的方式,通过面对面访谈、零距离观察、通过一组群像的勾勒,反映国家战略实施进程中女性的贡献和作为,写就“一带一路上的半边天”。一位位志在沿着新丝路“走出去”的女领头雁们,成为中国妇女报重要版面上的新闻主角。
采访组成员在记者手记中深有体会地写道:“说起与人打交道,女性恐怕更具有天然的优势……文化的传递,也正是在这样的交流中逐渐孕育出丰硕成果……这样的热络,传导至国与国交往的层面时,一定会带来更多天然的亲近感。”
传播女性好故事,激发巾帼正能量,正是时代赋予女报新闻人的使命和责任。
从一份报纸走向全媒体
2016年,中国妇女报开始对整个采编流程进行再造。
当今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对于新闻传播方式更是如此。对此,女报人的共识是:“媒体融合已经从物理的相加、化学的相融,发展到了生物学的基因重组。”
正如总书记所说,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融合发展,关键是改革新闻生产的体制机制,再造策采编发的运行流程,激活创新创造的无限潜能。从设立融合运营中心、加强新媒体中心开始,中国妇女报开始构建了采集端、分发端、产品端互动衔接的新闻生产流程。
目标只有一个——通过流程再造,形成集中化采集、多样化产品、多形态传播的融合运营格局。
目前,女报官网——中华女性网已成为全功能的轻型门户,日均浏览量10万﹢;女报官方微信在全国行业专业媒体的排名已入列第一梯队;女报官方微博粉丝数量达60余万,其中,中国妇女报微博第一时间介入救助的安庆16岁少女服毒自杀事件,单条阅读量近1500万,是妇联系统名副其实的“大V”……中国妇女报正从一张报纸迈向真正的全媒体时代。
好作风才能
有好文风
在农历年新旧交替之时,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应声出发走基层,已成为编采人员的一分自觉。
2016年1月起,数十位记者开始深入大别山、祁连山、燕山太行山、六盘山、武陵山区、吕梁山区等贫困连片地区,聚焦当地的贫困现状、脱贫难度,围绕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妇联扶贫举措的创新等主题,讲述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动人故事。
“这不是简单的采访活动,而是一次对编采队伍的锤炼和检阅。”新春走基层报道策划会上,编委会就对参与报道的编辑记者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一篇篇带着“泥土芬芳”“汗水露珠”的稿子与读者见面时,编辑记者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好作风才能有好文风,才能真正成为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工作者。
正如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是总书记对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寄予的殷切期望。
只要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引,继续在广大妇女和全国家庭中传播“女界好声音”,就一定能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充沛,凝聚起圆梦中国的巾帼之志,以良好的舆论氛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