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工科女生对未来的工作有一个更好的前瞻与规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会最近几年连续举办“工科女生生涯发展论坛”。 (资料图片)
阅读提示
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工科女生,她们是生物、软件开发、材料制作等领域的人力资源库。但是,现阶段工科女生就业仍然存在着种种障碍。本文作者从2015年开始主持 “陕西省工科女大学生成才模式研究”项目,尝试了一套系统化的培养方案。作者认为,性别差异教育能够令女生克服自身缺憾,帮助女生成才。其中,教育者如何设计、如何介入、如何系统化模式化培养是重点。
■ 白军芳
智能型社会的到来消解了体能的重要性,使得工科女生的就业优势逐渐呈现出来。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工科女生,她们是生物、软件开发、材料制作、光学信息、土木工程等领域的人力资源库。她们在这些领域的参与,不仅利于国家科技的发展,而且也是女性智慧发展的明证。
但是,现阶段工科女生就业仍然存在着种种障碍。“女人生育而造就的暂时性就业中断”状况影响了企业对工科女生的认同。企业对工科女生的吸纳问题,还存在进一步的“纠偏”过程。如何从工科女生身上找到突破,在学业、思想、情感方面帮助她们,是教育者应该关注的问题。笔者从2015年开始主持陕西省教学改革之“陕西省工科女大学生成才模式研究”项目,尝试了一套系统化的培养方案。笔者认为,性别差异教育能够令女生克服自身缺憾,帮助女生成才。其中,教育者如何设计、如何介入、如何系统化模式化培养是重点。
“陕西省工科女大学生成才模式研究”项目从西安工业大学、西安航空学院、北方信息学院的工科女生中,选拔35人作为系统培养对象,选择5个不同领域的专家作为课题组成员,对学生进行培养。
该项目组成员都是跨领域从事性别研究的专家。他们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学理论出发,指出工科女生在学习、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五个问题:自信心不足、专业知识学习障碍、实践不足、情感困扰及一些其他问题,并设计了系统的“治疗”方案。
唤醒主体意识,培养工科女生自信心
针对工科女大学生自信心不足问题,课题组主要采用专家座谈、讲座、建立档案跟踪、精确分析和引导等方法,不间断进行思想的引导和培养,唤醒工科女生的性别意识,强调所有的问题(就业、考试、学习能力等)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得到解决。不把做事情不成功归咎于自己的性别,不要认为工科女生在进入大学就智力“残缺”,勤能补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案。
唤醒工科女生的主体意识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因为,长期的无性别差异教育淹没了女生的性别观,这一阶段的座谈、讲座,就是把问题摆给女生们看,要求女生正确对待社会中存在的不良性别判断,有理性的追求“成才”的价值观念。
从性别差异角度出发,完善知识结构
针对工科女生中存在专业知识学习障碍的问题,比如:她们对于大学中老师上完课就离开的方式不太习惯,更希望在学习中有老师的引导,课题组从教育理论出发,成立QQ群,给学习上“有问题不知道问谁”的女生提供专业老师的询问途径,具体、精准地帮助她们学习、消化课堂知识。工科女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她们自信心提高的重要驱动力。实验中的某大学,2015年国家一等奖学金前10名,有8位女生,这其中4位是精准帮助的对象。
专业知识学习障碍的扫除,完善了大学教育中专业学习疏于管理的教育瑕疵,工科女生的学习补充,也是为大学教育寻找解决方案的尝试。
克服性别观念束缚,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针对工科女生实验课动手能力差的缺憾,课题组采用了另外开设实验课程的解决方案。课题组有电子系实验课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要求女生实验课程在另外固定时间来额外学习。尤其在电子电焊、电子电路设计等实验课程上,作为实验对象的15个女生,在动手能力和操作技术上都表现很出色。另外的研究对象,也和实验课程老师联系,进行技能上的额外培训。从考试成绩上看,效果明显。
对工科女生的实验课程的专门培训,是针对工科女生细心、胆怯、行动迟缓的特征而设计的方案。在经过专门培训的过程中,女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升。在这一方面,我们提倡性别差异教育。
提供专业指导,解决工科女生感情困扰
针对工科女生的感情困扰问题,课题组的措施是心理咨询和讲座交织使用。工科女生在面对情感问题时,阅读的材料有限,在寻找解决方案上不像文科女生那样方便,富有针对性的帮扶很有必要。因此,在咨询师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有性别理论的心理咨询师。课题组中的某老师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老专家,她提议要定期对工科女生的情感进行讲座式整理。对于工科女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有专家引导,也有同样问题的女生的思想交流,能够很好的帮助工科女生卸下思想包袱、获取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建立专门档案,发现存在的潜在问题
虽然课题组在解决工科女生中存在的问题做过系统的设计、并提出解决方案,但是,生活总是存在着各种偶然。有的女生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有的性格比较偏执,有的专业歧视很明显,这些因素,都是工科女生就业、成才的影响因子,课题组还建立专门档案以发现工科女生中存在的潜在问题,用主动出击的方法帮助解决女生的问题。这一环节也产生了良好效果。比如,在引导学生选择就业的企业、专业的偏好上,都对女生的成才起到重要的作用。
经过近一年的系统化研究,被设计为培养对象的工科女生都有了比较积极的精神风貌。2015年到2016年,35位女生有7位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2015年,大四研究对象10位)。这个数据已经远远超过没有接受性别差异教育的工科女生的就业比率。
该项目在设计中,突出的性别观念是“工科女生需要接受更多培训才能找到和男生同样的工作岗位”,这要求在工科教育中,采用性别差异对待的教育方式,提高工科女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技能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这样的教育理念设计,似乎有天然的“歧视女性”的动机,认为女生要获得和男生同样的能力需要更多的学习时间。但我们仍然坚持性别差异教育,其理论原因在于,工科女生在学习内容上的行为障碍,要尊重理工学科知识在女生接受过程中的陌生模式,这是现在工科女生存在的客观状态。
在性别理论迅速发展的今天,工科女大学生成才的问题是女性教育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在美国,科技领域女性缺乏已经是性别歧视的重要现象,在中国,女科学家并没有随着“工科体能要求下滑智能要求上升”而数量增加,相反,这几年,随着功利主义的流布,工科女生就业、成才更加艰难。传统上顽固的性别刻板印象,企业对于女生生孩子的拒斥、女生本身的保守思想等,都十分沉重的阻挡在工科女生的积极进取之路上。荆棘横生、险滩密布,如果仅仅凭借她们的盲目探索,很难走出“女性人才被浪费”的老路。相反,如果给予她们比较系统的帮助,则很容易帮助她们攻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的腐论,树立正确的科学选拔人才的标准,纠正偏见。刺激女性介入科学研究领域,一方面应和了国家人才库对于优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为千千万万工科女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作者为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