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群众口中说到的致富路。(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许真学/摄)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许真学
红红的脐橙相连成串,像点亮的红灯笼挂在枝头,压得翠绿的橙树直不起腰。
沿着重庆市奉节县朱衣镇新硬化的村道一路前进,满山遍野的绿色里尽是点点红星。村道的尽头连着山坡上的仙女村,1月里的下午3点,进村收脐橙的私家车、快递车和小货车已焦急地等在各个弯口。见到素不相识的客人前来,果农热情地捧出几个脐橙又递上水果刀:“来来来,尝尝我们今年的新收橙,甜着呢!”
仙女村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后来全村种植脐橙,2007年摘掉了贫困村帽子。但因公路等基础设施落后,脐橙很难卖出去,大量脐橙烂在地里,村里到2014年时仍有73户贫困户。精准扶贫在仙女村实施一年多后,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再次来到这里。
摘下脐橙卖不出
2007年,开种脐橙5年后,仙女村的种植已初具规模,各地水果商贩问着路、带着车队来收脐橙。
然而,人工修建的土路,最怕的就是下雨。
“村子处在海拔175米到1000米之间的斜坡上,雨停了还好,还能请人挑去山下卖,半天能挑两个来回,一天能卖出去四百多斤。要是下雨就只能望着天……”村主任敖贵兵说。
随着产量不断提高,村道已不能再满足大家的需求。2009年,奉节脐橙收获季节连日阴雨,怕出安全事故,货车不入村,从成都前来收水果的老板来了,又带着失望离去。这让村民们欲哭无泪,打工潮轻松地席卷了仙女村,青壮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
村民争当贫困户
2014年,奉节县摸底为贫困户建卡,仙女村召开大会,让贫困户填写申请。敖德平记得,到正式评贫困户那天,为了当个贫困户,大家你不依,我也不饶。最终全村从120余户写申请的村民中评出了73户建卡贫困户。
建卡贫困户吴汉成把家里的所有地都种上了脐橙,年景好时产量可达5万余斤,但因村道路况差,车上不来,他只能先挑到河边乘船,再转车到县城。这样一折腾,吴汉成的脐橙也只能卖出去一小部分,大多数果子都挂在树上烂掉了。而吴汉成妻子生病一年药费就要近4万元,两个孩子上高中每年学杂费支出3万多元。“当上贫困户,我实在是不甘心啊!”吴汉成无可奈何地说。
2013年,贫困户陈其伍家300株脐橙产量达3万多斤,结果因道路受阻,只卖了7000多斤。“天干缺水抗旱,丰产了又卖不出去。”为了脱贫,陈其伍干脆外出打工了。
修路带来希望
2015年,奉节县脱贫进入攻坚阶段,朱衣镇党委政府决心要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朱衣镇争取到8470万元项目资金,对辖区28公里沿江北路实施硬化,并推进仙女村25公里社级道路硬化。同时新建3口水池、整治11口山坪塘、维修病险水库3座,蓄水量达1300多万立方米。与此同时,精准脱贫行动也在仙女村展开,奉节县移民局、县妇联等单位邀请专家对仙女村开展了柑橘嫁接技术、栽培技术等培训。
随着奉节脐橙市场的知晓率和评价走高,脐橙价格也开始上扬,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回到家中,铆足了劲儿帮着家里往外卖脐橙。
“近两年里,靠卖脐橙平均年入七八万的家庭占多数,有些家庭甚至能到二三十万元。”敖德平说。
贫困成了“丑”
“师傅一定要抹匀了啊,我这是要住一辈子的房子。”一边和泥水工人交流着,李小林将记者领进堂屋。2014年,李小林家还是73户贫困户中的一员,而如今,她已经请了工人,为自己的家做外墙改造和升级装修。
“现在我们不是贫困户了,已经挣钱了,今年保守估计七八万元是有的嘛。”李小林摆摆手笑着说。在李小林心里,贫困户是不太光彩的过去。“现在我有500多棵挂果的树,还有300多棵明年就能大量挂果。去年七八万元,今年七八万元,我们已经申请摘掉贫困帽了。”
敖德平告诉记者,在仙女村,主动申请摘掉贫困帽的建卡贫困户不止一户,全村共有30户。
原来,2016年7月,仙女村召开脱贫工作推进会,镇政府干部向村民们传达,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3100元就达到了脱贫标准,但是还是会对建卡贫困户继续帮扶下去,实现稳定脱贫。
“领导,我申请不当建卡贫困户了。”大会上,吴汉成站起来一语惊人。
“我觉得我们现在挣钱了,开销虽大但结余不少,再当贫困户有点丑。”虽然村里还没开评定会,但吴汉成坚决表示自己要申请摘帽。
“我也不当贫困户了,路通了、水池有了,脐橙就卖得好,我们有脚有手,肯定能过上小康日子。”陈其伍、胡承保、李小林等建卡贫困户也一同声援。
在这场脱贫工作推进会上,30户贫困户写下了《自愿脱贫申请书》,摁下了红手印,申请“脱贫摘帽”。
目前,仙女村73户建卡贫困户还有18户未脱贫。敖德平说,在2017年里,18户贫困户有望全部脱贫。
“如今,奉节脐橙一年一年甜出了名,现在我们不只依靠传统批发渠道,靠淘宝、微商等网销和基地直销已经占了很大部分。”敖德平的话音刚落,买脐橙的客人又打来了电话。
下午5点,一辆辆满载脐橙的车陆续驶离仙女村,果农们点了点当天的收入,收拾好剪刀和箩筐,准备着迎接第二天下乡采买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