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2月13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知道 探究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新视野与新方法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艾滋病病毒发现者 以性别视角关注残疾人权利与发展 研究视窗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究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新视野与新方法

——聚焦“2016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讨会”

编者按

近日,“2016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以“新发展理念下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为主题,重点围绕妇女的经济参与与职业发展、婚姻家庭变迁与妇女社会地位变化、妇女健康、妇女与教育等具体议题展开讨论。邀请重大社会调查项目相关负责人分享数据资源收集、分析、开发和使用的方法,成为本次研讨会的一大亮点,也为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持续开展、追踪调查和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借鉴。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见习记者 刘天红

近日,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16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以“新发展理念下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为主题,重点围绕妇女的经济参与与职业发展、婚姻家庭变迁与妇女社会地位变化、妇女健康、妇女与教育等具体议题展开讨论。

妇女经济参与与职业发展新动向

妇女的经济参与及职业发展状况是衡量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也是妇女研究关注的重点议题。本次研讨会既把握电商时代妇女经济参与与职业发展的新契机,也关注女性劳动力供给状况,边陲地区妇女经济参与状况及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佟新教授对电子商务平台所带来的新型工作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工作环节的共时性、工作场所的无边界和工作收益的难以分割是“夫妻店”流行的重要原因;电商平台经济模式下,由于与两性相匹配的各自分工内容的重要性的倒置,使得两性在分工协作中体验到更为平等的关系,也带给女性更为自信的工作和生活体验。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永洁以题为《中国女性劳动力供给分析——基于城市劳动力调查》的报告,关注女性的就业状况,包括参与就业状况、就业正规性、工作中的自主权和自我评估等方面,呈现了当今我国女性城市劳动力的生存状况、机遇和挑战。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慧关注中国境内、位于澜湄流域的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的女性经济参与状况,从妇女就业率/创业率、就业质量、劳动报酬和金融支持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澜湄河流域女性存在高就业率、高金融支持、高职业培训和低就业质量及低劳动报酬的特点。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黄桂霞运用人力资本理论、职业生涯理论和统计歧视理论分析了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认为生育给职业女性造成了职业选择受限、职业晋升空间和机会减少、人力资本投资降低、人力资本贬值和职业中断等负面影响。

婚姻家庭变迁与性别平等新趋势

妇女的婚姻家庭状况是测量妇女社会地位的另一重要指标体系,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婚姻选择及家庭功能在不断发生变化,女性在婚姻及家庭中的角色与地位也在不断改变。与会专家学者既关注婚姻选择与阶层流动尤其是女性阶层流动之间的关系;也关注家庭结构变化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并探讨了家庭内部的性别秩序。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靳小怡等人利用多元统计数据,从性别视角与城镇化类型分析的角度研究农民工跨户籍婚姻现象,发现中国的跨户籍通婚率在10%左右,同质婚仍是中国人口婚配的主要模式,农村人口通过婚姻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渠道依然狭窄,女性跨户籍通婚率高于男性,男性跨户籍通婚率在2010年稍有回落后稳步上升,意味着传统的男高女低婚配模式有所松动。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吴帆对中国家庭老年人照料者主要特征及照料投入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家庭照料者对老年人投入程度的高低受来自自身、家庭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就业情况、工作时间、工作收入和家庭规模都对照料者的老年照料投入产生较为显著或一定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伍海霞等人对中国独生子女家庭亲子居住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城乡独生子女、多子女与母亲同住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城镇独生子女母亲母子同住比例普遍高于同年龄的乡村独生子女母亲;5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独生子女母亲母子同住的比例明显高于多子女母亲;初婚有配偶的母亲与独生子女同住比例更高。母亲流动到子女所在地的比例不到5%,追随子女异地养老的独生子女父母并未给流入地社会带来明显的养老压力,有关部门对区域养老规划与关注仍要以户籍地老人为重。

共建共享与妇女发展相关的数据资源

社会调查数据资源的建设、维护和开发是社会研究开展的前提,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资源的合作开发和建设显得更为必要。邀请重大社会调查项目相关负责人分享数据资源收集、分析、开发和使用的方法,成为本次研讨会的一大亮点,也为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持续开展、追踪调查和指标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借鉴。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贾云竹分享了由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3次大型“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项目的情况。其中,第三次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于2011年发布,目前已经利用调查数据产出数百篇学术论文、一套专著、4本论文集及大量的研究报告,并通过研究内参、信息要报、人大政协议案提案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动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优秀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副研究员王卫东分享了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的“中国综合社会地位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简称CGSS)数据库的建设和开发情况。从2003年开始,CGSS每年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近500个社区中的10000多户家庭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开创了我国大型学术调查数据开放与共享之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学所副研究员范雷分享了“社会综合调查(CSS)”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情况。CSS通过对全国公众的劳动就业、家庭及社会生活、社会态度等方面的长期纵贯调查,获取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的数据资料,为社会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详实且科学的基础信息。

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美艳分享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联合组织实施的“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第四轮)——中国城市家庭抽样调查”项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齐嘉楠分享了由国家卫计委开展的“中国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追踪调查”项目情况;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志理分享了由国家卫计委开展的“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项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副研究员苗文胜分享了“中国城乡老年人调查”项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