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驰
这是一位外企小白领的内心告白。
2014年8月,她被诊断为晚期胃癌,估计生命最多还有一年、或者只剩半年甚至3个月。然而,她写的这本2016年11月出版的小书《Hi,亲爱的》说明,她现在还活着!并正在“和恐惧告别”“从这一刻开始去过新的生活”。
在当下医学界,如果晚期癌症病患生存期从7个月提高到9个月,或者9个月到十几个月,就算是爆炸性数据,就算是一个突破了。
病魔的凶险和现实的残酷,显而易见。
而她,直面病魔和现实的决心,虽有过动摇,但最终稳固坚定下来,并将继续坚持下去。
《Hi,亲爱的》详尽记录了她的闯“关”历程和破“咒”心得,被视为一位母亲、女儿、妻子、挚友的生命留言。
她叫赵勤聪,是个雷厉风行、有点男孩子气的北京姑娘。被告之病情时,她的儿子还不到两岁。
阅读这本站在天堂门口的作者用心、用命写就的书,心情的确难以平静——你怎么可能想象一个人的生命要用天来计算时的心情!
然而,跟随赵勤聪真诚坦率、亲和深情甚至时时散落出的轻松俏皮的文字,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她的忧伤,她的恐惧,她的无助,她的绝望。不过,更多时候,我们强烈感受到的,是她的理性睿智,她的果敢刚强,她的善解人意,还有她的温柔,她的幽默,她的自嘲。
整本书,作者并不刻意煽情,都是一个个平实的描述,一句句现实中的话语,但是,有那么几页,就是让你看湿了眼睛;有那么几处,叫人忍俊不禁;还有的地方,要扣上书,抬起头想想,哦,这不仅仅是说给病患及其家属听的,更是对健康人的肺腑之言。
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赵勤聪坚信事业是女人的一件作品。外企工作9年,她已修炼成公司“元老”,从前台小秘书成为部门经理人。她喜欢工作的那摊事情,她更希望能和儿子分享这份喜悦。以至于在对两岁宝宝解释妈妈为什么必须上班时,单单将这与孩子的饮食娱乐扯到一起的说法,叫她很不过瘾。
“好期盼有一天我们可以坐在一起,明白地分享给他妈妈工作的乐趣,告诉他妈妈的生活除了他、除了吃穿用度,还有一些妈妈喜欢的其他事情。”她想让孩子了解,我们都要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除了玩乐以外的事。
虽然工作中没有什么宏大的计划,但她总想做到更好。为的只是“可以自豪地站在老公身后,不是一个单纯被他保护的家庭主妇,而是一个可以随时成为他坚强支撑的稳固又柔软的沙发。也让孩子看到妈妈的努力而耳濡目染,学会独立自信和自力更生。”
当然,她用力过猛。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总觉得自己有各种理由被推着向前奔跑,“停不下来,不能停下来”,直到“被疾病踩了一脚急刹车”。
在这短暂的停靠中,她终于可以静静地“聆听自己的心”。
“发现自己原来也会如此脆弱,看到自己原来也可以如此坚强。”
“我们拉扯着过去的衣角,舍不得撒手曾经或已走远的单纯,善良……”
“如果改变迫在眉睫,那就从现在做起。不需要等待死亡来临时去幡然醒悟,不需要在倒计时的时候才学会放下伪装,更不要把自己浪费在别人的生命和无视里。”
“选择是一个承担,承担之后才开始真正享受它的苦与乐。我们最不需要的是选择时的纠结,没有什么选择是一定正确或一定错误的,在相对的世界中我们只要无愧于自己就好。因为每一种选择都可以绽放它的精彩。”
……
类似这样让人心有所动的句子,在书中比比皆是。
作者在书里还频频提到的,是她感受到的来自各方的爱,特别是来自家人从不间断的爱。正是家人的爱让她在最最难熬的几个节点处没有放弃。
“死亡和恐惧的敌人来了,那就是爱。”她写道,变成重病号后,心思会变得异常敏感,家人的一个眼神、叹气、一个看上去难过的背影、一句不经意的无可奈何的话语可能都会让绝望感扑面而来。
赵勤聪非常幸运。
妈妈爸爸、老公儿子,还有专程从外地来帮忙的表妹,个个都那么坚强豁达,积极乐观。他们了解,病人的情绪就算调整再好也还是不稳定的,随时需要家人平和坚定的心理安抚和情绪支援。
在作者笔下,包括着墨不多的父亲,每个家庭成员都性格突出,活灵活现。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气氛似乎本该阴云密布的家庭,却时时充溢着哈哈哈的大笑声。
“妈妈小朋友,不要哭啊,勇敢啊。”连两三岁的儿子,都会扮演医生,给病中的妈妈测体温、听诊、打针。
真是全家老少一条心啊。
其实,早在查出患病的一周后,赵勤聪就给父母写下长长的信,感激他们,安抚他们。更提出了要求:“我们都要微笑。”
在她看来,“如果一家子可以笑着面对困难,困难会不会变得容易一点。”
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相信爱和微笑的神奇力量,赵勤聪和她的家人更信奉科学、信奉专业和数据。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治疗方案都听医生的,需要自己拿主意的时候积极参与,不需要的时候不指手划脚。”学理工出身的赵勤聪强调,相信有足够数据支撑的医学技术是她坚持的原则。
西医、中医;各种检查手段和治疗手段方法;对医患关系的理解等等,赵勤聪在书中都现身说法,一一对比梳理。她充满理性的记述一定会给需要的读者有价值的参考。
“尽快回归平静和理性是最明智的。经验是,自己越乱越不利于病情,家人越乱越不利于病人平静。全家人要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