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韩亚聪
高考加分政策,是为弥补高招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这项政策对于打破应试教育弊端、推行素质教育等,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不可否认,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甚至“招生黑幕”。为此,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都对高考加分项目进行了优化。近日,包括北京、重庆、内蒙古、安徽等多地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公布了2017年高考加分及照顾政策,和往年相比,一些地方的政策细则或维持原状,或有所减少。高考加分政策的变与不变,究竟会影响哪些人呢?
多地调整少数民族加分项目
近6年来,高考加分中,少数民族是最大的加分群体,根据统计,少数民族加分群体每年都占总数的九成以上。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梳理发现,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省份中,一些省份针对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
2016年,北京市有7193人次享受了高考加分照顾。从北京市公布的高考加分政策来看,2017年北京市高考少数民族加分范围有所调整。从2017年高考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
而江苏则提出,自2016年起,将少数民族考生照顾政策调整为“少数民族考生报考省属高校加3分投档”。此前,江苏规定,少数民族考生平行院校志愿中A院校报考民族院校的,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报考其他院校的,录取时可加3分投档。
同样,黑龙江也调整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根据方案,黑龙江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作为地方性加分项目过渡3年,2018年取消。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11月份发布加分政策,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考生,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这些考生如还符合其他高考加分情形,可取其其他高考加分项目中最高的一项分值与少数民族加分累加。除少数民族加分外其他所有加分不累加。
而2017年宁夏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照顾项目和分值的相关政策与2016年和2015年相比,同样没有变化,在这项加分政策中,回族考生可在其高考文化课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提供档案。
加分政策“瘦身”明显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近些年各地不断对高考加分项目进行调整,在出台的政策中,高考加分“瘦身”明显,这也将会对多类学生群体产生影响。
早在2014年,河南就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启动了高考加分项目“瘦身”工程。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的实施方案》,彻底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考生等7类加分项目,仅保留了烈士子女、华侨子女、少数民族考生等5类高考加分项目,同时再次降低加分分值。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11月份发布的消息显示,2017年,重庆市三峡库区搬迁移民和农村独生女两项加分照顾政策将取消,考生可不必再填报这两项身份信息,预科直升考生也不再参加高考报名。
2017年安徽省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也已经公布,和去年保持一致。有全国性加分项目、地方性加分项目和体育特长生政策加分项目。但对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取得奖项、名次、称号的加分必须要是在2015年1月1日获得的应届考生才有效。
在河北省的高考加分政策中,原有的“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散居的少数民族考生”“侨眷高知子女”等3项地方性加分项目,只保留“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加分项目,加分分值为10分,并且只适用于河北省高校省内招生。
近几年,山东对高考加分项目也进行了持续“瘦身”,从2010年至2016年,高考加分项目经历过取消、新增等过程。今年3月,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取消“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项目。如此,山东高考加分项目还剩“烈士子女”“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从去年开始,广东高考加分项目大幅度削减,仅剩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和在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烈士子女这4项加分,除了烈士子女仍然保留20分以外,其它项目加分分值统一调整为5分。
青海省也将逐步取消一些加分项目,其中包括:公安系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选报省内院校增加10分的项目,自2016年起,每年递减2分,2020年取消该加分项目;农牧民独生子女选报省内院校增加10分的项目,自2016年起,每年递减2分,2020年取消该加分项目。
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加分有所保留
记者注意到,虽然国家层面和很多地区都对高考加分或多或少地进行了“瘦身”,但对于弱势群体和特殊性群体的照顾性加分还是有所保留。
据了解,重庆目前已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考生在报名时需根据本人户籍所在区划属性填报自己是“乡村”或“城镇”户口的类别属性。“乡村”户口在录取时可以享受国家和重庆市的一些照顾政策。按照国家和市属一些专项计划,对重庆14个连片贫困区县的学生以及高中贫困毕业生有录取照顾政策。
而在2017年宁夏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照顾项目政策中,加分项分为鼓励性和扶持性两大类。其中,对少数民族、烈士子女、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特殊群体予以增加10到20分提供档案的扶持性加分。此外,由宁夏自行制定的高考加分政策,是对于“户籍在宁夏南部山区八县的考生、山区学校实际就读的考生,以及由山区移民到川区的学生6年内报名参加高考的”予以10到30分的政策性加分提供档案。
据悉,内蒙古2017年将执行的高考加分政策规定,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考生;2003年、2004年因公感染“非典”死亡或持有“非典”伤残证人员子女考生,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
在河北省的政策中,保留了“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加分项目,加分分值为10分。而云南省则规定,农业人口独生子女报考省内普通高等学校者加15分。此外,云南边疆及执行边疆政策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哈尼族、傣族、苗族等19个少数民族在内地的考生加10分;内地农村户口的彝族、壮族考生加10分;各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内地高寒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
此外,广西、四川、海南、新疆、黑龙江、贵州等多地也均对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和农村特殊考生保留不同程度的加分和照顾政策。
减法外的配套措施还需完善
在2016年的高招工作规定中,教育部明确,取消全国性鼓励加分项目,包括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全国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加分项目、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等。高考加分最高不超过20分。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今后的加分政策简单概括就是,“少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奖励性加分会越来越少,譬如说艺术加分、体育特长加分,慢慢都没有了。因为这种要求对农村地区是不太公平的,他们缺乏这种条件。但是对弱势群体的照顾性加分还是保留了,比如对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的加分,这是需要特殊关照的群体。”
中国教育政策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劳凯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分政策体现了一种综合考察一个人实际水平这样一个导向,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世界各国的考试,很少见到以一张试卷来决定一个人能不能上大学的这种做法。在中国高考加分涉及社会公平问题,因此加分还是不加分成为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特别是在现有机制上,加分制度没能完全杜绝一些钻空子的现象,因此引起了老百姓对加分公平性的置疑。
劳凯声认为,高考加分除了政策内容上做减法外,其他的相应配套措施,还需要完善,包括政策本身的准入门槛,相应细则完善和规范,以及审核等方面也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