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1月26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文化周刊 王亚彬:以舞者的姿态修行 艺术要给人心灵的温暖与享受 《白日之梦》:文字的风景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术要给人心灵的温暖与享受

——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 袁鹏

看一部电影,心里或多或少总会有些期待,比如感动、比如美好、沉思、哲理等等。我想期待是没错的,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这应该是观众看一部电影最基本的要求了。无意间来到影院看《我不是潘金莲》,当然也会怀着这样的期待。

之前见过该片的宣传,原以为是和“风月”相关的片子,没想到坐下一看,却原来是讲一名农村妇女上访的故事,这可不是风花雪月式的消遣,这是个严肃、郑重的话题,于是正襟危坐认真看。

影片的情节似乎并不复杂,故事是一名叫李雪莲的妇女为了分到单位的房子和丈夫假离婚引起的,后来丈夫将错就错抛弃了她,和别的女人相好结婚了。李雪莲气不过,要和丈夫打官司证明他们是假离婚,但因为离婚手续是正式的,李雪莲败诉。其后因为前夫当着众人面道出了李雪莲婚前不是处女的事,骂她是潘金莲,故事由此展开。

但影片的主题似乎并不是如片名所言是讲述一个妇女对是否潘金莲的纠结。随着政府方面劝访、截访的一出出场面、情节的演绎,法院院长、县长、市长、甚至省长、中央首长等人物的登场,一个个荒诞离奇的故事的叙述,这部片子的重心,就是一出访民上访,各级政府不惜动用各种手段、动用大量公众资源“灭火”的故事。历经十余年的上访,李雪莲的上访让各级人等可谓焦头烂额,甚至有不少人受到处理。就在矛盾似乎无可调处之际,最终,上访因为李雪莲的前夫的意外死亡而结束。

说真的,作为一个有期待的普通观众,看过这部影片,走出影院时,心里有一种不忿与不值,不忿是因为有种被愚弄的感觉,不值是因为觉得浪费心力。

就李雪莲上访这个推动整个影片情节发展的例子来看,其实并不具备典型性。首先从李雪莲打官司证明其和前夫假离婚这个情节来看,她的败诉从法律上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影片也认可这一点。至于她被前夫当众羞辱,这是她和前夫之间的纠葛,至于是否可以上升到法律层面那是另一回事,影片并未触及。但这些却成了李雪莲上访政府的理由。显然这样一个情节的设置太过勉强,这使得走上上访之路的李雪莲让人觉得不可理喻,有些胡搅蛮缠。这样一个无知、偏执、甚至有些分裂的法盲李雪莲,很难引起观众的同情。这样的故事现实中也许有,但实在不足以拿来说事。不敢想象一个现实中正常的访民看了这样的情节会如何反应,按正常的情理推断,这故事有点侮辱人的智商之嫌。

《我不是潘金莲》这部影片的主题其实很明了了,该片其实想批评的是一些基层政府部门遇到群众的诉求困难不作为、胡作为、推诿扯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事实上,类似这种芝麻变成西瓜,小事堆积成大事,最终导致政府动用大量公众资源灭火的事笔者就曾亲身遇到过,解决类似事件时相关政府部门的确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最终解决,可谓得不偿失。从如何执政为民这个角度而言,影片想要表达的这个主题其实很有意义,但影片用了一个如上述似是而非的例子,煞有其事地推出这样一个严肃而郑重的话题来,这样的情节设计至少是不严谨、牵强、缺乏逻辑和说服力的,或者说太过粗糙。就好比要讲道理,却拿出一个荒诞的事实来说事,上面建起一座高塔,基座却经不起推敲,这样的主题显然难得立住,难免破碎、颤颤巍巍之感!

影片也调侃或者说嘲弄了一些小人物,如对女主人公暗恋的邻居、同学大头,还有为了邀功不惜设局的小公务员等;当然,也不乏漂亮女主人公的赤裸献身,可以理解为艺术的需要。但这些老旧的套路似乎难以提起人的兴趣。

《我不是潘金莲》讲了一些不堪的人、不堪的事。的确,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确实有这样那样的不堪,面对或者生活在这样的不堪中,个人有时已经很疲累。在这样的不堪中,作为观众,从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可能更期待看到某种希望,让心感受到某种温暖。但是很遗憾,这部影片让人感受到的只有对那些不堪的人和事同样不堪的调侃和解读。甚至谈不上批评,如果非要说批评也只算得是隔靴搔痒,当然更谈不上批判什么。一个普通的观众想要得到的对艺术作品最基本的精神享受,但是很遗憾,影片未能做到。

听说影片上映期间导演冯小刚和影院方因为排片率打起了口水战,这次,笔者倒是倾向于影院方,如影院方所言:那要看你的片子的质量如何!影片想要叫座,首先,需要的是能够叫好!良心,可能更加需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