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李雪婷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公布的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投诉统计分析报告显示,三季度投诉最多的商品是家用电子电器类产品,投诉最多的服务是生活社会服务。
家用电器投诉最多
据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8195件,解决114508件,投诉解决率82.8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020万元。
在受理的商品类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共29720件,占商品投诉总量的33.05%,位居商品类投诉第一。服装鞋帽类、交通工具类、日用商品类及食品类四类商品的投诉量分别居第二到第五位。服务类投诉42766件,其中生活社会服务类投诉有12347件,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28.87%,位居服务类投诉第一。销售服务、电信服务、互联网服务、文化(包含娱乐、体育)服务等四类服务投诉分别居第二到第五位。
手机消费五大痼疾待解
中国消费者协会此次对手机消费投诉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五大痼疾。首先是质量问题。除爆炸问题外,消费者投诉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为无法正常开关机、按键控制失灵、音量不正常、外壳掉皮、裂损、充电器不工作、屏幕显示异常、系统运行速度慢、通话信号差、非正常断线、掉线、电池待机时间短等。此外,水货、组装机、翻新机、劣质配件问题也比较突出,且维权困难。
增值服务不增值。手机经营者在销售手机时,经常向消费者推销会员卡、延保卡、通信套餐等增值服务,但当真正使用时却又设置多重门槛,让消费者承担不必要损失。
售后服务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明示故障原因乱收费、小病大修、久拖不决维修次数多、维修时间长、部分移动电话没有实现全国性保修、有些过时机型的移动电话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不能及时更换配件等。
规避法定义务。经营者对处在“三包”期内的手机出现的问题以各种理由推卸责任,导致消费者的退、换、修的权利得不到落实。
手机软件问题。主要表现为恶意扣费、预装软件无法卸载、系统软件泄露用户信息、后台运行耗费数据流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