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事实上,对贫困妇女报道中所存在的过分强调其“被动”“可怜”“边缘”的一面也是性别刻板印象的一种。这类报道常常将女性划归为需要扶助的边缘群体,忽略了对其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展现。这不利于贫困女性主体人格的建立,也影响了对贫困妇女群体扶助工作的开展。
■ 袁鹏
性别刻板印象是社会性别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破除刻板印象一直是推动性别平等的重要着力点。对媒体中所呈现的刻板化的女性形象的批评因此也成为性别与媒介研究的重要内容。
然而,既有关于媒介中所呈现的女性刻板印象的批评多侧重于批评对女性的“客体化”“商品化”或过分凸显女性的性特征等方面,这些批评也较多的集中于对媒体中所呈现的中上层女性形象的分析上。事实上,对贫困妇女群体报道中所存在的过分强调其“被动”“可怜”“边缘”的一面也是性别刻板印象的一种。这类报道常常将女性划归为需要扶助的边缘群体,忽略了对其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展现,有时会对被报道的女性形成“忽视”,甚至对其造成二次伤害与精神压力。过分展示这部分女性被动、可怜的处境也不利于其主体人格的建立。笔者将根据实地调查的经验,对这一问题做出分析。
扶贫报道中女性形象的刻板化
扶贫攻坚工作中,贫困地区的妇女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如何让贫困妇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社会的期望,也是政府的执政目标之一。但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而言,近些年一些媒体在对贫困地区妇女的报道中却存在着单一化、片面化与脸谱化的问题。报道过多聚焦于贫困地区妇女的生活表像,过度渲染“贫”字,而忽略了女性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的展现。报道没有真正反映出贫困妇女的生活面貌,反而将贫苦地区的妇女“脸谱化”“标签化”,进而将贫困妇女置于一种被动的、缺乏阳光的舆论环境中。这并不利于贫困妇女自强与自立精神的培育,会抑制其创造力的发挥,更有甚者,对其产生精神压力,对其脱贫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笔者以为,物质的贫困只是一个表象,一如在扶贫攻坚中要坚持开发性扶贫,激发贫困妇女改变自身处境的创造力和信心一样,在媒体对于这部分女性的报道中,也要着力展现她们的“贫”字表象下的真实状态,她们在思考什么?她们在做什么?她们的精神状态如何?根据人文主义社会学派的解释,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们根据其所处的社会情境采取权宜性的行动策略。贫困妇女群体也是如此,“物质的贫困”是她们必须面对的社会情境,而在这个情境之下,女性在不断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讲,贫困地区的绝大多数妇女首先是勤劳、聪明的,她们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而在符号主义社会学派看来,被贴上某类“标签”的行动者会通过其实践不断证实此标签。以此言之,为贫困女性贴上“贫困”甚至“愚昧”的标签是有失公允的。
贫困妇女主体性呈现的缺位
在多年的农村工作采访中,特别由于近年来参与妇联组织开展的扶贫工作,笔者深深感受到贫困女性在媒体呈现中的主体性缺位问题。以全国妇联实施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为例,在甘肃,数万妇女在项目中受益。该项目的实施使许多妇女平生第一次以自己的名字获得了贷款,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章,第一次体会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对这些妇女而言,这些“第一次”有着极不平凡的意义。不少妇女发挥自己的能动精神,利用获得的小额贷款,埋头苦干,开始了走出贫困的奋斗之路。
笔者曾实地调查过一名甘肃省武威市的贫困藏族妇女,在获得一次家政培训的机会后,这名从来没有读过一天书的藏族妇女被“赋权”。在以后的工作中,她从点滴做起,最终通过自己的勤劳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月嫂,并彻底脱贫。一名甘肃省漳县市的妇女,虽然在外出务工时吃尽了没有文化、缺乏生产技能的苦头,后来她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回乡参加培训后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开始创业致富。甘肃省平凉市的一名贫困农村妇女,在生活获得改善后,甚至写起了小说、拍起了电影。上述例子证明,贫困女性只是因受制于其所处的客观环境而陷入贫困,一旦其获得可以摆脱客观环境束缚的外在条件,主体性得以发挥,她们是有改变客观环境的潜能的。
上述这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例子与现象表明了在扶贫工作中广大贫困地区的妇女身上发生的真实变化,包括这些妇女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积极追求,她们的身上有着我们倡导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贫困并不是贴在贫困地区妇女身上的唯一标签,在贫困地区妇女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贫困”“愚昧”与“可怜”之外,她们的身上还有着其他足以让媒体关注的“新闻点”。对这些新闻点的关注与挖掘,将使贫困地区妇女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这样的报道也才更吻合性别平等所倡导的多元的女性气质,也更可能激发女性的生活信心与奋斗动力。
对贫困妇女群体的报道应关注其所处的社会关系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笔者认为贫困地区妇女的婚姻家庭关系是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家庭关系可以为弱势群体女性提供重要支持,是其能动性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分析和展现其能动性,全面了解弱势群体女性的重要资源。因此,理应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领域,而现实是,这一领域往往被忽略。
媒体在呈现贫困地区妇女状况时还应透过对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的深入挖掘,展现女性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得以施展的真实空间。尽管囿于男外女内的传统文化的限制,女性活动的空间常常被局限在家庭之内,但是“家庭内部”恰恰是女性施展其能动性,安放其情感与精神寄托的空间。女性主义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女性通过在家庭内建立有别于联合家庭的小家庭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归属感的安放。对于贫困女性的报道若能从家庭关系及社会关系的角度发掘女性在人际环境中的能动性,则可以为展现这部分女性的能动性提供更多空间。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展现和分析部分在家庭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女性,比如单亲母亲或者父权制影响过于沉重家庭中的女性,从总体上综合呈现其处境,展示一个全面的女性形象,摆脱对弱势群体女性的“标签化”,这可以减轻弱势群体女性的精神负担,更好地完成扶助计划。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破除性别刻板印象的一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