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记者 周丽婷
当几个男孩聚在一起吹牛,你会听到孩子们面红耳赤地在抢着说:“我爸爸是经理!”“我妈妈是科长!”“我爸爸特有钱!”“我妈妈特能干!”这时候,有一个男孩语气平和却不无得意地宣称:“我爸爸是写书的,我妈妈也是写书的。”——说这话的,是张丽钧的儿子徐然。
张丽钧说:“如果不是看了徐然后来写的这篇文章,我不会知道爸爸妈妈‘写书’这件事对他的影响有多么巨大。他还在文章当中写道:‘小时候,我半夜从床上爬起来,看到父亲在书桌前写诗,桌上的台灯映出了他宽大的背影。早上起来时,他的烟灰缸总是满满的。那时的我,并不能体会父亲的心情,只是觉得他在做着一件异常庄重的事……’‘母亲笔耕不辍,与其说她勤奋,不如说她乐在其中。我一直觉得,母亲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更有一颗睿智而敏感的心。她把所见所想用生动的文字呈现出来,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浇灌着我的心灵,陪伴着我成长。”……
写诗歌的父亲的“苦吟”与写散文的母亲的“乐作”,都在张丽钧儿子徐然幼小的心灵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种对“书”的热爱、执着成为这个家庭的“DNA”。经由同一个“家庭子宫”孕育的成员,其“精神容颜”的相似度也越来越高。
张丽钧和爱人常常在餐桌上交流读书心得,对接触到的某个作家或服膺,或嘉许,或调侃,或揶揄。儿子徐然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张丽钧和爱人开始读一些哲学类书籍,儿子徐然便也跟着读了起来。“后来儿子徐然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读硕士、博士的时候,我们打电话、发短信的内容中也少不了‘最近在读什么书’这样的问候语。记得我读完了《幸福的方法》《不抱怨的世界》之后,都是第一时间就推荐给了他,他立刻买了英文版的来读。”
2013年,儿子徐然毅然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国。再后来,张丽钧的儿媳杨嫣过门了,以优异成绩拿到了美国得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她,更是一个“书虫”!“她以全新的阅读方向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在我家,四人轮读一本书是很平常的事。我有时也会问自己:为什么我们的家庭成员个个都跟书那么亲?回答是: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几乎都是拜书之所赐;而一个人一旦在某个方面尝到了甜头,复制,就成为了一种高度的生命自觉。”张丽钧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为读书而读书是一种浪费。读书,是为我们更好地做人、做事服务的。每一个读书人都应该立志成为一只春蚕,而不要发誓成为一头貔貅。”张丽钧与爱人都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们夫妇俩已出版了27部文集;但是,他们还都只是业余作家,他们更在意的名头是“资深报人”、“特级教师”。“我们认真吃好每一片‘桑叶’,为的是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吐出‘唯美的丝帛’。”
现在,他们的孙儿也已到了“听书”的年龄。张丽钧说:“愿这个鲜亮的小人儿能以生活在这个书香满溢的‘家庭子宫’中为荣;愿他在日后讲起祖辈、父辈的故事时,眉梢可以挑着骄傲,内心可以写满自豪;愿他能够这样说:感谢他们留给了我一间终生受用不尽的‘精神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