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8月14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 新女性 探索 “我们要为孩子负责” 鲜食菊花清香上市 乡约重庆江津区给“鸡蛋哥”说媒 村落搬迁后,传统文化在流失 过度保护 “宠坏”日本农业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落搬迁后,传统文化在流失

瑶山瑶族乡生态移民工程已初步完成,但入住安置区的村民还不是很多。

□ 杨帆 曾钰诚 张晓雨 费楚君 文/摄

近日,作为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暑期调研小组成员,我们来到贵州省荔波县瑶山瑶族乡进行“中国村落文化遗存与保护现状”调研。近年当地政府实施了一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将该乡5个瑶族村全部迁出,将村民聚合到分配好的山下安置点。工程分三期,在前两期工程中,村民只需花费7000元就可以在安置点购买一套简装修的房屋,在第三期中,购买费用增加到3万元,但价格仍显著低于当地房市均价。当前,三期工程已初步完成,各安置点呈现出“聚合”之态。

据介绍,生态移民是当地政府开展民生工程与发掘旅游资源的重要一环,但在工程建设实施的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步凸显。我们以传统村落——瑶山瑶族乡董蒙村为例,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村落再“聚合”,文化在“分化”

董蒙村是当地典型的瑶族支系——白裤瑶世代聚居的少数民族村落代表,也是在本次生态移民工程中被要求迁出的村落之一。

我们了解到,当地传统的白裤瑶文化一直影响着村民的生产生活、价值观念及精神信仰。最具代表性的有门神崇拜行为:村落原住民均会在住宅大门正上方系上麻绳,中间穿插木刀、狗爪、鸡毛等物品,以象征门神,保佑家庭瑞福、平安。然而,当前保持这一传统行为的基本上是居住在旧村的老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则日趋多样与现代化,他们多在安置点购买了新房。他们的独立意识、主体意识都较上一代大大增强,认为家庭早已不是文化传承的唯一渠道,因而不必效仿前辈的传统行为。在其新居的大门上,不见任何象征门神的标志与符号。两代人分开居住也使年轻一代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渐渐远离父母与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淡忘了其肩负的家庭文化传承责任,最终导致了家庭文化的“分化”。

此外,还有村落“油锅”组织的割裂和缺失。“油锅”是传统白裤瑶族群社会的重要组织之一,由村民以多则十几户,少则几户的家庭为单位共同组成。成员共同遵守组织纪律、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除保持共同农作、养殖习惯外,在节庆、婚礼及丧葬等民俗仪式中,均会相互配合、共同庆祝。而在现今的安置点内,一方面由于迁入村民脱离了原本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邻里之间陌生,“油锅”组织产生割裂甚至不复存在,而新的人群互惠关系还没有形成。这直接致使族群文化从原本完整的村落文化体系中“分化”。另一方面,在外长期务工的村民心中,对现代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强于对自身村落传统文化的认知印象。这就造成了代际人群之间,原住民与外出者之间的社会文化意识出现了“分化”。

在安置点,新迁入的村民彼此之间没有了以往在村落中朝夕相处的邻里亲密之情,平日里也没有领头者发动集体活动来拉近彼此的距离。集体生活的空白状态为外来文化在本地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即使合作共事,也基本上是年轻人参与当地旅游歌舞表演。在他们眼中,传统的白裤瑶服饰已经成为“表演服”,平时生活中是不穿的。这些看似简单的事件却反映出村落年轻一辈已经渐渐淡化了自己的民族身份,抛却了自身的族群文化,主动地、自发地朝社会或城市文化“聚合”。而众多外出务工者,为了适应城市的工作环境及生活节奏,不得不放弃对传统白裤瑶文化的坚守,重新建构自身全新的文化系统。在由此形成的无形压力下,传统文化意识淡化和文化流失,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弥合代际关系,重构族群文化

我们可以预测,在社会各界及各级政府的关注中,安置区设施会越建越好,迁入居民会越来越多,但传统的瑶山乡文化将逐渐失去传承主体,在与外界主流文化联合、同化中失去特质性。同时,在主流文化的过分强势中,当地村民的文化权利和利益诉求有可能会被忽视,甚至有可能导致产生歧视性和不公正的文化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讨论认为,有必要采取措施,以保证在村落人群合理化“聚集”的同时,制止传统文化的“分化”,以及外来文化对本地传统文化的侵蚀。

第一,重新弥合家族血缘之间的代际关系,使家族文化的断层被填补。生态移民工程造成村落家庭、家族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分离。老人不再是家庭决策者,年轻人也不再视老人为生活的楷模,不重视他们的生活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当地传统家族文化的解体。因此,在推动生态移民政策实施的同时,应当维系以“尊老、敬老、爱老”为核心的传统家族文化体系。具体来说,可以在生态移民的安置点选址上,尽量考虑与村落老人联系紧密、方便家族亲戚之间的走动。对于迁出区,政府也要加大民生保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老人能够幸福安度晚年。

第二,重新构筑丰富的族群文化生活。集体间的文化交流是传统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亦是传统村落村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有很多种方式,例如有重大活动,村民必定会聚在一起,举行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祭祀、庆祝仪式;还有村民之间的语言信息交流等等。这不仅是村落特质性族群文化生活的体现,也是传统村落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缺失和被侵蚀的现象,应当注意在推行生态移民政策的同时,提升村民的交流意识,加强引导,强化迁出村民族群文化的归属感与传承、延续传统族群文化的使命感;树立政府等执行者的责任意识,多举办有益于村民之间交流参与的活动、比赛等。

第三,加强培育新型产业,吸引外出务工村民回乡创业。年轻村民之所以会背井离乡外出工作,究其原因还是为生活所迫。因此,生态移民工程政策的实施应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借力发展诸如旅游业、制造业、服务业等新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数量,开展从业指导培训。同时,对村民加强引导宣传,增强他们回乡创业的信心,适当给予资金支持。因为,村落文化的发展,新村的建设不单单需要留住村民的“人”,更要守住他们的“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