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王永钦 发自呼和浩特 “自从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网络远程接收站落地我们旗后,30多名教师陆续到清华‘充电’,业务水平明显提高,一位教师还成为教育部教学项目的带头人。澳门、美国、英国的5名大学生来我们这么小的地方支教,和当地的孩子们沟通得特别好。我们从心里感谢内蒙古女企协,是她们牵线搭桥,才让我们直接和世界名校距离这么近。”磴口县教育局局长田金龙内心的喜悦写在脸上。近日的内蒙古河套大地骄阳似火,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张凤昌教授一行风尘仆仆来到内蒙古,马不停蹄地奔波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和乌拉特后旗、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实地考察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扶贫教学站的运行情况,为新落地的教学站揭牌,并就下一步教学站的设立进行前期考察。
张凤昌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2002年,清华大学开始远程教育扶贫工作,依托自身教育资源,依靠远程教育平台,自筹资金,无偿扶助贫困地区建立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通过卫星、网络等现代信息科技,无偿向贫困地区干部、中小学师生、农业技术员等输送优质教育资源,摸索出一条“大范围、可连续、见实效、能推广”的教育扶贫模式。
去年,内蒙古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天亚建筑安装公司董事长朱桂莲个人向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捐赠30万元,用于内蒙古教育扶贫事业。朱桂莲也是这个项目落户内蒙古的“媒人”。朱桂莲告诉记者:“五年来到清华园接受面授培训的教育系统干部、校长、教师已达60多人次,覆盖了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乌拉特后旗、和林县、察右中旗。经过几年面对面授课和远程授课相结合的培训,受训教师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有了显著提高,对自治区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2014年8月,自治区第一个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教学站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建成。两年内,已组织学生高考辅导、全市教育系统的干部和教职工培训500多人次。很多国际名校的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到自治区的旗县支教,效果非常好。我们这次揭牌仪式的主题叫做‘情系草原 追梦清华’,我觉得特别准确。我们的目标是力争五年内在全区12个盟市普及远程教育,争取为更多的优秀女教师提供去清华大学进修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