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计生协 魏瑞亮 刘艳华
2016年,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实施的“促进穆斯林/少数民族群众生殖健康项目” 在内蒙、四川、云南落地,至此,这个有着17年历史的项目已覆盖西部10个省区。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而在诸多健康问题中,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性和生殖是妇女健康的核心问题。在较为贫困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国计生协的项目致力于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改善社区支持环境,从而促进性别平等与家庭发展,助推西部减贫开发和民族团结进步。
该项目缘起于1994年的国际人发大会,各国代表承诺为实现人人享有生殖健康的目标而努力。我国政府表示,作为一项基本人权,生殖健康事关人的全面发展,事关经济社会的持久进步。此后,中国计生协在新疆、宁夏调研时发现,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交通不便、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不足、教育水平低等原因,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殖健康状况堪忧:基本知识匮乏,保健意识淡薄,妇科发病率在60%以上(部分地区高达85%),患病后求医率低。而且,人们普遍羞于谈论生殖健康,觉得这是家庭琐事,上不了台面也无需外人干预。探索一种适合当地文化又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改善群众生殖健康状况,成为迫切需要。
1999~2005年,中国计生协借鉴孟加拉家计会经验,在穆斯林聚居的宁夏银川市郊区、吴忠市利通区和新疆的霍城县和莎车县试点穆斯林生殖健康项目,积极争取宗教人士的支持和参与,发动他们结合《古兰经》《圣训》在穆斯林信众中传播生殖健康理念。项目结束时,宗教人士对项目的支持率由之前的30%上升至97%。在此基础上,2006~2009年,中国计生协继续扩大试点规模,在宁夏的吴忠市、灵武市和新疆的喀什地区实施项目,结合基线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睡前洗,晒内衣,保经期、建良习”的标志口号,广泛开展生殖健康宣传服务。这一阶段,项目充分发挥宗教人士作用,动员他们以清真寺为阵地,在宗教节日、居麻日等时机,结合伊斯兰经典教义向穆斯林群众宣讲生殖健康知识和理念;利用计生协基层组织网络和会员众多的优势,通过培训讲座、同伴教育、座谈交流、社区趣味活动、咨询义诊等各种方式,将生殖健康理念变得易学、易懂、易会,促进目标人群行为改变;同时,项目逐渐形成了计生协牵头、政府多个部门支持、宗教组织、宗教人士、穆斯林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调动整合各类资源,促进项目科学高效运转。不懈的努力带来显著效果,项目地区群众对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由过去的不理解、不配合,转变为接受并参与,许多宗教人士甚至在当地计生协担任名誉会长或理事;项目人群知识知晓率比1999年平均提高了65个百分点,妇科病普查率上升近60个百分点,生殖道感染率平均下降了45个百分点,生殖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间接促进了家庭幸福、扶贫减贫和社会发展。
由于成效突出,2009~2012年,项目赢得了宁夏和新疆两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将项目纳入民生工程,分别在全区推广,扩大项目受益面,保证了项目的可持续。2013年起至今,中国计生协逐步把项目拓展到陕西、甘肃、青海、广西、贵州、内蒙、四川、云南,目标人群也由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扩展到苗、藏、侗、瑶、布依、白、壮、彝、蒙古等其他少数民族群众。新的项目点既继承过去的经验,又绝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融合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特点,不断提高和创新,开展适合本地的特色活动,实现以健康促小康。
此外,该项目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交流经验。穆斯林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项目的成功无疑为世界提供了可参考的中国经验。
17年,无论项目的形式如何变化,穆斯林/少数民族群众生殖健康促进项目的目的却始终只有一个,就是聚焦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殖健康需求,惠及更多少数民族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