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行走在党史路上报道组
从四川成都一路向西南,经京昆高速,转351国道,只需1个小时,即进入雅安境内。
如果不是路边随处可见的“三年重建,雅安民生再上新台阶”“钟灵毓秀建新村,百姓惠利谢党恩”这样的字眼,崇山峻岭间,满目葱茏、旖旎的自然风光和路边鳞次栉比、风格独特的新建川西民居,几乎让报道组一行忘记,三年前,这里曾遭遇地震重创。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顷刻间,地动山摇,房屋尽毁。位于震中的芦山县龙门乡受灾最为严重,全乡2.4万余人7500多户瞬间失去了家园。
地震发生时,龙门乡白伙村民组组长雷光玉,正在芦山县城照顾小儿子读书,“道路、手机通讯全部中断”。尽管余震不断,一心牵挂着留在家里的婆婆和155户村民的雷光玉,还是立刻决定回家。
“贫困户家里低矮的瓦房,全部夷为平地。自家还算坚固的房子,屋顶上的瓦全没了,墙壁上随处可见拇指宽的裂缝,村民伤亡的消息不断传来。”两天艰难的跋涉,回到村里的雷光玉,望着满目疮痍,没有时间伤心流泪,带着幸存的村民搭抗震棚、设临时安置点、为村民做饭、送饭……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
7月,芦山灾后重建启动。
安居,是村民最迫切的需求,也成为重建第一步。所有重建聚居点,全部按照“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低楼层、紧凑型、地域风、微田园”的设计理念,房屋户型结构以三人、四人、五人户三种布局建设,层高统一控制为两层,砖混与木质相结合,采用斜坡屋面川西民居风格。
2014年10月,首批搬进新居的白伙新村,就是这样背山面水、放眼处皆是田园风光的美丽新乡村——聚居点内,一栋栋红色琉璃瓦屋顶的小楼整齐划一,每栋小楼前的院坝里,心灵手巧的村民们在院里种上各种绿植。院外,村里集体打造的绿色园林景观,与远处雾气缭绕的群山相印,如入仙境。
“按照‘政府扶持一点,村民自筹一点,银行贴息贷款一点’的方式集资建房。”雷光玉家总造价达50万元的二层新居,“自己只投入了30多万元。”大大减轻了村民们灾后重建家园的资金压力。
乐业,也随之成为村民们的新追求。
地震前,龙门乡土地已经逐步流转给大户经营。地震是灾难,却也带来了转机,村民们从灾后重建的“美丽新龙门”看到了乡村旅游的勃勃商机。
“以前深山里的龙门古镇没人知晓,现在,知道芦山地震的人,都想来看看今天新龙门。”同时,新龙门的自然景观和绿色生态环境,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雅安人、成都人,甚至是外省人,都想趁着周末到龙门“来耍耍”。“摆摆龙门阵、喝喝茶、打打麻将,再去附近的龙门溶洞看看。”
入住新居后,在村里开起第一家茶楼的雷光玉,很快让村里人看到了希望,尝到了甜头。短短两年,挂名“新龙门客栈”的农家乐、宾馆、茶楼,如雨后春笋,遍布整个龙门乡。
2016年4月,雷光玉带头组建了旅游联盟,13家可提供吃住娱乐一条龙服务的商家联盟。“相互介绍生意,既保证来龙门的游客能耍得开心、住得下来,也免除了同行恶性竞争的可能。”
和新龙门古镇一样,如今,整个芦山县都吃上了“旅游饭”。在芦山老城原址上建起来的汉姜古城,集商贸购物、文化展示、休闲娱乐、康体养生于一体,甫一开放,就吸引了数万游客驻足流连;与古城一街之隔的“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记录着天塌地陷时的残破芦山和三年来举全国、全省、社会各界之力,灾后重建的壮举和雅安经济、社会、民生全面发展的丰硕成果。
三年里,在打重建“硬仗”的同时,雅安也迈出了补发展欠账的坚实步伐。“坚持规划引领、突出民生优先、强化产业重建、创新推进机制、聚力精准破难、深化受援合作、广泛发动群众、坚守工作底线、强化组织保证”,成为风雨兼程、跑步向前的雅安,始终如一的工作法则。
“户户安居有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曾是雅安重建时的规划愿景。8月3日,雅安市委、市政府召开了“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总结大会。一组来自会上的数字,或许可以见证今日新雅安:截至2016年7月20日,总规划实施项目2160个(不包括40个国外贷款项目)已累计完工2147个、完工率99.39%,累计完成投资709.7亿元、投资完成率99.53%。
“‘三年基本完成’只是迈出了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确定的重建整体目标第一步,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任务又是一场硬仗。‘赶考’仍在路上,发展未有穷期!”3日上午,四川省副省长、雅安市委书记叶壮的发言掷地有声。
此时,距离雅安市几十公里外的龙门古镇白伙新村,雨后初晴,莽莽群山被薄雾笼罩。45岁的雷光玉,坐在自家的“月兰茶楼”的廊檐下,抿上一口新茶,陶醉在门前如诗如画的美景中。
三年前震后的创伤和疼痛,早已远去。一幅更加瑰丽的发展图景,正铺陈开来。
(执笔:王蓓 参与采写:刘旭 许真学 田珊檑 高雅丽 郑钰 )
在芦山感受重建力量
□ 中央民族大学 高雅丽
四川汶川西南160公里处,就是芦山。2013年4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这里满目疮痍,大片房屋倒塌。那时我还在成都读本科,至今记得当时的强烈震感。那天晚上,学校的操场灯火通明,挤满了很多因为害怕余震不敢回宿舍睡觉的学生。我一直不停地刷微博、看新闻,地震中失去亲人和同胞的伤痛,灾后房屋的坍塌画面,点点滴滴让人记忆深刻,无法抹去。
3年之后,当我跟随报道组来到芦山县龙门乡,眼前的画面却让我震撼。此时的龙门刚刚下过一场雨,“站立的废墟”被朴实飘逸的新民居代替,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微风吹过干净的街道,一排排红灯笼随风轻轻摆动。蒙顶山下,青衣江畔,房前屋后果树林立,溪水环绕,鸟语花香,走了一圈下来,我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真希望一直住在这里,太安逸了!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龙门古镇对面就是白伙新村,这里乡村旅游业初具雏形,农业产业和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灾后重建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自点赞。
望着在坚强中崛起的芦山,我一直在思索,究竟是何种力量在支撑?看着白伙村口“不等不靠不抱怨,自己事情拼命干”的标语,看着村民幸福平和而坚毅的面容,看着纪念“4·20”芦山强烈地震三周年纪念馆里的陈设,我找到了答案。
在纪念馆的科学重建展区,一对夫妇的照片震撼了我:他们一个只有一只手臂,一个身高不足1米,天全县老场乡共和村2组村民李志强、洋仁香夫妇正在重建家园,旁边一位老人正在帮他们递砖瓦,扶梯之上,迸发出一股自强不息的力量。“好心人我想对你们说”“谢谢,武警叔叔”……一幅幅写在硬纸板上的感恩话语,记录着灾区人民永远的感恩之情。
我曾在四川读了四年书,四川人民的勇敢、坚强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我的一位家在北川的同学,毕业之后毅然选择去西藏志愿工作……
生命是脆弱的,但也是坚韧的,回望芦山,我对生命的尊严有了更深的领悟。刻骨铭心的,不仅仅是灾难带给我们的伤痛,更是面对灾难之时,我们民族的互帮互助,处处彰显出的关怀和大爱,顽强与奋进,感恩和纪念,沉甸甸的,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