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开东
很多家长用金钱刺激孩子读书、劳动,孩子在一段时间里,确实能够焕然一新,严格约束自己,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
但教育真的那么简单吗?一个优秀好学的孩子,很有可能就在金钱的奖励中被毁了。
家长该不该用金钱或物质来奖励孩子?不妨来看一个故事。
一位老人,特别爱安静。每天傍晚,小孩子放学后,都在他楼下踢空油桶,咚咚咚,咚咚咚。老人苦不堪言。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让孩子们好好踢,结束的时候,每个人奖励5块钱。孩子们可高兴了,踢得更起劲了。结束的时候,老人信守诺言。
第二天,老人请求小孩子们继续踢,但因为手头不宽裕,只奖励2块钱。那天,孩子们积极性不高,发出的响声也不大,有些孩子甚至开始心猿意马,消极怠工。
第三天,老人继续让小孩子帮自己踢,只是,他再也不拿钱来奖励了。孩子们很愤怒,没有钱,鬼才愿意帮你踢呢,孩子们一哄而散,再也不想踢油桶了。老人很快解决了这个难题,他的世界又恢复安静了。
读完这个故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人做任何事情,都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所谓内在动机,是指活动本身能带来满足感和乐趣,从而产生一种主动性的内驱力,促使人做出相应的行为。所谓外在动机,是指因外在的表扬和奖励而促使自己所发出的被动行为。
其实,每个孩子先天就有学习的内驱力,爱学习,爱问问题。以踢油桶来说,孩子喜欢闹,喜欢踢油桶,只是觉得好玩、有趣、带劲,踢油桶是他们的内在动机,这种主动性的内在动机,转化为持久的内驱力,使他们乐此不疲,不怕苦不怕累,不嫌脏不怕疼。
由内在动机产生的内驱力是持久的。老人的高明在于,他巧妙地利用物质奖励,把孩子的内在动机转化为外在动机,把孩子单纯的有趣的快乐的踢油桶行为,转化为仅仅为了5块钱的刺激踢油桶,然后又逐步减少金钱,直至最终斩断外在动机,从而使得孩子既失去了内驱力,也失去了外驱力,最后感到索然寡味,无聊至极,当然就不踢了。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人用成绩、名次、三好生、奖状、旅游、玩具、金钱来刺激孩子,以这些外在动机,压抑了孩子内在的求知欲望。孩子对世界内在的探究乐趣,不知不觉地转化为对外在奖励的追求。孩子不再为兴趣而学习,不再为求知而努力,只是为一些所谓的外在功利而奋斗,直到有一天,当他们感到外在的奖励,不值得他们为之奋斗时,动机就没有了。
生活中,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做家务,但做家务和金钱扯上关系,问题就大了。有的家长甚至把做什么家务获得什么报酬明码标价,比如洗碗2块,晾衣服3块,拖地5块等等。
这种做法可以杜绝孩子不劳而获的习惯,让孩子明白劳动创造财富。可是,作为家庭的成员,权利和义务不是对等的吗?孩子享受了家庭的好处,难道不应该为家庭付出?这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奉献精神和爱心的一个极好的途径,为什么要把金钱和劳动绑在一起呢?
当孩子的劳动,不是因为“我要为家庭尽责任”的内在动机而驱动,而是受“帮父母干活就可以得到钱”这样的外在动机来驱使,结局可想而知:一旦父母不给孩子钱,孩子就失去了干活的驱动力,或者当父母的奖金不能对孩子产生吸引力的时候,孩子就会拒绝劳动,而且振振有词,不会有丝毫的愧疚。
在孩子劳动的问题上,我认为,首先要保护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增强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孩子从学习中获得最大快乐。
其次,要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因为好奇、因为想学习而学习。告诉孩子,学习是他与生俱来的一种权利。任何人不能剥夺,让孩子捍卫他自己的这个权利。
再次,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唯有付出汗水,孩子才能学会珍惜和爱,才能热爱家和感恩父母。爱也是需要学习的。
最后,要不要奖励孩子呢?我看还是要的,但要采取精神奖励的方式,或者奖励孩子一本书、带孩子看一场电影等,因此令孩子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