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7月17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周末午茶 人生品悟 做一个“爱钱”的人? 童年的麻刀胡同 小人书和小白楼 时间的果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人书和小白楼

■ 俞晓群

回忆早年读书,父亲历来反对看小人书(即连环画)一类童书,尤其是反对看断章取义、戏说式的历史故事。所以在我们家中,几乎见不到小人书,反而使我对小人书充满了神秘感。

记得在我六岁时,妈妈经常带着我去一家菜市场买菜,那个地方叫小白楼。市场外面有许多人摆地摊儿,卖什么的都有,其中有几处租看小人书的地摊儿,最让我感兴趣:一位脏兮兮的老爷爷坐靠在墙脚下,他面前铺着一块大白布,上面摆满了花花绿绿的小人书,有打仗的,有杀仗的,有故事的……几分钱租看一本,即看即还,不能拿走。解释一下,那时的孩子给小人书分类,把用枪炮作战的称为“打仗的”(热兵器),把用刀棍厮杀的称为“杀仗的”(冷兵器),没有战争内容的称为“故事的”。

虽然爸爸反对,妈妈却惯着我,有时路过那些书摊儿,她也会蹲下来,陪着我看上几本小人书。但有时她有事情,就不同意陪我看书,拉起我就走。有一次把我气哭了,妈妈说那也不行,她还要急着回家做饭、上班。到家之后,我实在忍不住,恰好见到桌子上有妈妈买菜剩下的五分钱纸币,就偷偷地拿起来,独自奔向小白楼。

小白楼离我家大约有二三公里的路程,还要穿过环城路,路过一个一望无际的垃圾场,上面经常落着一群群的黑乌鸦。我一个六岁的孩子,一上路就有些害怕,终于见到那个小人书摊儿,赶紧把五分钱递到老爷爷手里,我拿起几本小人书翻看,却全然没有了与妈妈一起阅读时的快感。看了几眼,扔下书就往回跑。到家后,我见到妈妈急坏了,她搂起我的屁股就是两巴掌,记得那次挨打我没有反抗,还拼命扑到妈妈的怀里痛哭一场。当时妈妈指出我的两个错误:一是私自拿家里的钱,再一是离家出走。我真心承认错误,而一路上产生的恐惧感,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阴影,使我一生都无法消除。

说段题外话。妈妈带我去买菜的那个“小白楼”,很有些来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军部驻扎在沈阳塔湾,就是在那座垃圾场附近。我出走的那条路,日本人曾经从这里开进沈阳城,因此命名为“大宝街”。抗战胜利后,人们改称为“雪耻路”,现称华山路,那座“小白楼”就在这条街道上。根据记载,它原来是“皇姑屯第六警察公署小白楼分所”,为二层砖混结构楼,正南呈半圆弧形,外罩白色。据称日伪时期,百姓对此处十分恐惧。坊间传说,当年小凤仙落难,来到沈阳投奔张学良。后来下嫁给一个工人,就住在小白楼附近,直到终老。我记得小时候,那座小白楼还在,后来城市改造拆掉了。再后来,小书摊儿也被“破四旧”赶走了。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你父亲主张读什么书呢?我记得他曾经称赞过三套(类)书:一是中华书局的《中华活页文选》,那时我不能全读懂,哥姐们是要认真阅读的;二是中华书局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吴晗主编,我的许多历史知识,都是从那里得到的;三是大学问家写的童话,比如鲁迅的《故事新编》,还有叶圣陶的《叶圣陶童话选》,还有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我家四个孩子都喜欢叶圣陶的书,阅读时,我们不约而同地在封面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学号。我是家中最小的一个,也就成了此书最后的拥有者。后来我又把它送给儿子。有一天我发现,儿子用一张白纸条贴在封面上,把“前辈们”的签名都盖掉了,却把自己的名字和学号,工工整整地写在那张纸条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