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超
6月下旬,一场特殊的授勋仪式在“北疆小卫士”幼儿园隆重举行。40多名身着迷彩服的小朋友在操场上整齐列队,等待着庄严而神圣的时刻。
当内蒙古包头军分区某边防团政治处副主任吕洪波将“北疆小卫士勋章”授予在“我与爸爸守边关”活动中,出色完成“任务”的10名小朋友时,全场突然响起了“郝妈妈、郝妈妈……”的呼喊声。
未等在场的人缓过神儿来,孩子们蜂拥而上,将一个人“团团围住”。来不及用相机把这一刻的美好定格为永恒,“郝妈妈”就赶忙擦去夺眶而出的泪水,组织孩子们重新列队。
“郝妈妈”名叫郝晓霞,是一名名副其实的“边嫂”。2009年,郝晓霞与时任内蒙古包头军分区某边防连指导员的吕洪波结为夫妻,从此,她寻常的日子里便常常响起嘹亮的军号。
2010年,吕洪波刚调任该边防团组织干部股股长便遭遇“当头一棒”——“边嫂”们集体“罢工”,为此,吕洪波颇为苦恼。
“丈夫常年在边防一线我们不反对,可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啊!”家属刘智慧的感叹不无道理。达茂旗驻地偏远,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当地人都把孩子送到150多公里以外的包头市上幼儿园。
“眼看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你们可以将就,但不能耽误了孩子!”面对“边嫂”们的“满腹牢骚”和家人的“好言相劝”,郝晓霞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达茂旗开办幼儿园,让边防官兵的幼龄子女无须到城市就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这个决定着实让吕洪波惊出一身冷汗。虽然郝晓霞毕业于呼伦贝尔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但在边境地区开办私人幼儿园在当地史无前例。吕洪波有些犹豫。
郝晓霞骨子里偏偏有一股倔劲。 两个月后,“北疆小卫士”幼儿园正式挂牌成立。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随着越来越多边防官兵幼龄子女的不断“涌入”,郝晓霞有些“应接不暇”:资金入不敷出、师资力量匮乏;带班时间,她几乎是寸步不离;下班后郝晓霞还要加班加点赶制教具和玩具;晚上还要进行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创设……她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每天都在“连轴转”。
一天,正在上课的郝晓霞突然感到嗓子眼一阵钻心的疼痛直抵脑神经。本以为是老毛病咽喉炎又犯了,可明明在很努力地讲话,却发不出声来。
“结节性声带炎,已经由间歇性发展到了持续性,耽误了最佳时机,只能进行保守治疗,可能会失声!”医生的话像把冰冷的刀子扎在吕洪波的心上。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郝晓霞哼唱着,沙哑的嗓音中透着一丝浑厚。她本可以放弃,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持。每天早上5:30,军号还没响,闹钟就响了,幼儿园里便有一窗灯光亮起,一个身影在晃动,走廊里响起急促的脚步声。郝晓霞打着手电,进行一天的环境布设。师资力量不足,她就邀请“边嫂”们加入,并为她们提供免费培训;资金周转不开,她就通过亲戚朋友多方筹集;自己无法讲课,她就把想对孩子们说的话一字一句地写在教案上,请任课老师替讲……郝晓霞还专门为孩子们制定了一套“日周月季年成长套餐”:开设“边嫂”微信群,每天交流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坚持每周记录孩子们的成长笔记;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每季度组织一次“边防一日游”;每半年每年联合达茂旗人武部利用“六一”儿童节等时机,组织孩子们到驻地部队营区过“军事日”。
从部队营区到幼儿园园区,仅仅830米的路程,郝晓霞却走出了人生的“长征”。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举办的“最美达茂人”揭晓典礼上,郝晓霞荣获“最美教师”称号。
颁奖词这样写道:“‘郝妈妈’是‘边嫂’的典型符号,她把最灿烂的岁月挥洒在大多数人的视线之外,她的牵挂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