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淑虹
时值高校的期末考试,一份来自南京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科目期末考试卷被网络热议。这张试卷上,只有两道大题,分别是逻辑填空和论述:逻辑填空的其中一题是“()——(张爱玲)——()”,并简要说明填空理由;论述题则要求学生依据课程内容自己给出题作答,最好避开客观的文学史知识。这两道大题,让学生直呼“太虐”,甚至有网友评论“考试就要像做人一样,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7月12日《新京报》)
对于大学期末考试,何谓“真诚”,又何谓“套路”?事实上,用心琢磨考题、不墨守成规的老师,其实付出了更多的“真诚”。而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考前突击,顺利通过期末考试,却被相沿成习,成为今天高校教育中约定俗成的最大“套路”。然而,正如事件所呈现的,在大学教育中,“真诚”和“套路”却总是被理解错位。每逢大学期末考试周,学生都会缠着老师“画重点”,各式各样的“通宵版复习资料”也应运而生。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好老师”就是“让学生好过的老师”。这种评判标准让我们不禁反思:为什么学生会崇尚“套路”,反而曲解老师的“真诚”?
前不久,几位来自兰州交通大学的学生给校领导写信,指出“部分课程考试题型单一、试题过于简单”,“考题与往年重复率高”,“部分学生考前突击得高分影响公平”,希望让考试真正体现学生实际水平。对于很多“学霸”,一些课程也成了负担。不是这些课程的设置没有必要,而是其授课内容和考核方式让知识走向无趣和功利。于是,很多学生认为大学课程并不重要,相反,考前突击、高分通过,平常翘课去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这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通过这样的逻辑衍生出的普遍诉求,当然会扭曲高校教育的本质和初衷。
今天的高校,亟须向学生重新定义教育和考试的目的。高校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更是引导学生以兴趣为原点,主动拓宽知识结构,在此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据报道,出题人、文学院副教授傅元峰表示这份试卷“并不是随意出的”:比如这道以张爱玲为关键词的填空题,目的是让同学们以张爱玲为中心,建立起一条中国文学从古到今、从东到西的一种文学联系知识脉络。相信这样的题目给了很多真正对文学感兴趣的同学自由发挥的空间,而对于一般学生,只要在脑海中回溯学过的知识,也不会一筹莫展、无从下手。这样的考题,虽然在形式有些标新立异,但其初衷却是极为“真诚”的。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的陈寅恪先生曾在治学中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时过境迁,陈老所言“俗谛之桎梏”在今天仍以其他方式存在着:这“桎梏”也许是考试分数,也许是奖学金制度,也许又是某种存在于师生之间、让彼此都舒服的相处方式。在我国高校积极推动“双一流”建设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从根本上摆脱各种“桎梏”,激发兴趣,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让教育的“真诚”在大学里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