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中国妇女报“小荷版”启动了2016年全国高考同题作文征文活动。第一期征文题目为“我的青春阅读”。在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里,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同学们的踊跃来稿,他们以自己的视角,结合亲身经历和感受,讲述了自己的青春阅读故事,和在阅读中的思考,在思考中的成长。本期选登其中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 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二(14)班 刘译晖
花季。漫世海棠花影淡晴,杨柳堆烟,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沏上一品清茗,任风抚着杯上热气肆意飘散腾空,翻开一页书,可以是诗文,抑或小说,滑薄通透的纸上便溜走一下午光阴。
茶见凉,人渐乏,却依旧不肯对纸卷放手,任自己品味书页中熟悉的油墨香,是古朴与习惯的味道。
持纸制书卷,久不能弃,是因为纸质书籍对我来说早已不只是材质,还是各种复杂而不能抛弃的感情,是我的本心。
初识书卷,是在南方故乡的童年,记忆里潇潇暮雨,风露湿行云,绿芜绕墙,虽无芭蕉樱桃却有爷爷窗边身影常在。对纸质书籍的热爱便是始于那时,爷爷把我抱在膝上,一手拿着一本泛旧的诗集,另一手攥着我的小手一字字指着读。那是记忆中我第一次用柔软的手指触碰到因潮湿而变得些许发软的粗制纸,那是让我此后终难忘记的纸的模样,初相见,不能忘。童年里的爷爷永恒地守在寂静村庄的落寞里,曾半生清贫,与书为伍,沉浸于纸墨之间,使我从小就固执地认为:只有纸才算得上书,它不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个蕴含着太多太多情感与奇妙的巨大集合。
纸质书,融着我对爷爷深深的怀恋。因为深入骨髓,所以爱他所爱,传他所传。
读一本纸质书籍,无异于访旧友,或夜探孤灯古寺荒原野老,剑指连营无畏,笔削千秋有声;或寻觅汨罗江畔临泽屈子,沉郁寄情于物,大义以身许国。读一本纸质书籍,又似会新朋,叹魏晋风骨之简约云澹,超然脱俗;赞唐士气派之一往无前,雄浑绮丽。那些书卷里的唐时风、宋时雨仿佛如雨星辰,而唯有古朴素雅的纸张才能流转玉壶,带我回到被时光打湿的记忆中去,回到飞花轻似梦,闲挂小银钩的与纸笺相约的入梦佳期里。
纸质书,是我对文字的热爱,是我心中有关文学的信仰,是永远温暖的依存。
如今,摊开书卷,端详纸的纹路,闭上眼睛就是故乡的氤氲水雾,轻风携来吴音软语,我似乎看见娉婷摇曳的月华裙划迹地面;触碰着纸的自然纤维,似乎指尖触碰到冰凉的石拱桥壁,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湿润与温和。灵魂所在的村庄依旧宁静,风景旧曾谙。
纸质书,是不变的乡愁。是一切温柔感情的来源,是横亘一生的永远的质朴归宿,让我得以去安顿灵魂。
我以为, 电子书,永远无法替代纸质书籍,因为其中蕴含太多感情是电子产品无可替代的。只有纸,才能达成人与书灵魂的交流。我不愿放下纸质书籍,哪怕在这快速前进着的世界,哪怕霓虹已接替星光,哪怕科技已代替情感,我也不愿放下传承千百辈的阅读习惯。我还深爱着那山长水远、车马皆慢的日子中纸上纵横排奡的文字,汪洋恣肆之墨香。
我所持的,不只是纸制书,更是一种情怀,一种一切花自飘零水自流后的吾独不变,是一切科技替代不了的本心。纸卷之于我,如同崚嶒山水之于石涛,茂林修竹之于郑燮,是一种超脱了纸质载体本身的坚守,是我对爷爷的怀恋,对文字的热爱和不变的乡愁,是一种对本心无改的感情。
此情无计可消除,唯以执卷寄本心。 (指导教师 张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