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非遗”进京来
6月20日至26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北京举行建州60周年成就展,展会期间,除了旅游推介、名优特产品展示展销等,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统手工艺传人还展示了自己的技艺和作品。
黔东南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州,目前共有苗绣、侗族刺绣、苗族织锦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歌舞等5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黔东南州施秉县的苗绣传人刘英也带着她设计、制作的苗绣服装到北京参展(本报1月10日以“苗绣达人:传统也要创新发展”为题报道过她的事迹)。她告诉记者,今年,她设计的苗绣作品已打入加拿大、俄罗斯等欧美国家的市场。
图为刘英在北京展示她设计的苗绣服装。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史玉根 摄影报道
广西“田郎中”助力农技推广
“种姜晒开下种,发芽快了,随着气温的上升,大家要注意经常打开地膜透气,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便于生姜长高……”近日,在广西桂林市荔浦县新坪镇高寨村地头,种植大户王大民正在给几位村民现场传授生姜管护技术。村民黄林发笑着说:“有大民为我们种姜‘开处方’,我们心里有底。”
王大民是村里种姜的老把式,有着多年种姜的技术,被村民称为“田郎中”。
新坪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像王大民这样的“田郎中”,目前该镇有200多人。他们一年四季走村入户“出诊”,田间地头“开处方”,今年来已先后引进推广先进种植技术20多项,引进新品种38个,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
新坪镇是荔浦县一个农业大镇,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催生出一批信息灵通、农业技术精且乐于助人的乡土人才。为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示范带动优势,该镇农技中心筛选出其中的200多人加以培训,让他们真正担当起“信息送到家、科技交到手、服务跟着走”的农技推广主力军重任。
在这些“田郎中”的助力下,目前该镇种植早葡萄、砂糖蜜橘、夏橙、月柿等水果达1.8万亩,种植蔬菜4000多亩,人均收入得以增长。 (李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