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学东
故乡人旧时喜欢吃豆瓣,与青蚕豆豆瓣是当季菜不同,老蚕豆豆瓣则是一年四季都可以用来烧菜的。只要家里的翁头里还放着老蚕豆。
不过,老蚕豆豆瓣剥起来,可比青蚕豆要费劲多了。
劈豆瓣是剥豆瓣的一种,属于老蚕豆做豆瓣专用。用“劈”字,说明弄老蚕豆豆瓣的不易。
劈蚕豆通常是这样的场景:
一张长条宽板凳,一把竹刀(竹刀原本是篾匠的工具,但故乡多竹子,过去乡下每家都有竹刀,用来砍竹子,比菜刀要沉许多),一大碗老蚕豆,凳子边上放一个盆子,盆子里放着清水(也可以是空的)。
然后人横跨坐在长板凳上,前面放着那碗蚕豆,蚕豆与人之间留一定的空间。劈豆瓣时,身子前探,伸手从碗里取老蚕豆,然后用竹刀顺着蚕豆头部的那条黑道印痕,搁在板凳上,轻轻一敲,竹刀顺着蚕豆的豆瓣缝隙进去,豆瓣就开裂了,然后把开裂的蚕豆扔进盆里。
一般初学劈豆瓣的人,通常把握不住力道,常常因为劲大,把蚕豆直接劈成带皮的豆瓣了,其实用不着。还有,初学的人常常是一粒粒从碗里拿老蚕豆,这也挺累的,因为一次次前探回撤,也挺费腰的。但老手都会一次从碗里抓一把蚕豆在左手,劈豆瓣时,左手用拇指和食指夹着送要劈的蚕豆,竹刀刀背紧抵着右手掌心,拇指和其他四指夹着竹刀的两面,食指和拇指探出刀刃,把要劈的蚕豆抵在竹刀刀刃上,轻轻在凳面上一敲,蚕豆裂了,右手顺手把劈好的蚕豆扔进了盆里,手法非常纯熟。我也能非常熟练地劈豆瓣,无他,手熟而已。
一会儿工夫,一大碗老蚕豆已经劈好了。
外行不懂老蚕豆劈开剥豆瓣的方法,生剥,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费劲啊,手疼啊,一个早上都剥不了几粒,因为老蚕豆豆皮跟青蚕豆两个概念,硬,且紧贴在蚕豆身上。
不过,对于我们而言,这都是小事情,蚕豆劈好后放盆里,用清水泡上一夜或者一天,原来平整光滑伏贴的蚕豆皮开始变得松软皱巴——水通过劈开的口子渗进了蚕豆,这也是为什么老蚕豆剥豆瓣之前必须先劈开的原因所在,蚕豆皮就很不费劲地可以从蚕豆上剥了下来,豆瓣也就剥好了。
最初我们都是看着大人劈豆瓣,比如祖父母劈豆瓣,我们蹲在边上围观。慢慢地,这些活不用再有祖父母做了,我们学会了劈豆瓣,劈得次数多了,手法也跟大人一般熟练了起来,效率也就非常高了。
与青蚕豆豆瓣的青色为主不同,老蚕豆的豆瓣,通常是淡黄色的。
老豆瓣也可以烧很多菜,比如豆瓣汤等。鲜嫩的豆瓣有鲜嫩的味道,老有老的味道。我最喜欢的,是老豆瓣和老黄瓜一起烧汤,味道非常赞。如果条件好,放两块排骨,那简直就是绝味了。
我这些年在外面生活,回故乡的时候,味觉大抵都被故乡应季的美味所左右,很少再吃到老豆瓣了。但我总是会记起自己盘桓在祖父母跟前,跟他们学劈豆瓣,然后自己劈豆瓣泡豆瓣剥豆瓣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