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晓然
前段时间,电视剧《欢乐颂》可谓是“强力刷屏”。五个不同身份背景的女孩,因为偶然一起住在高档住宅小区“欢乐颂”的同一幢楼的同一个楼层,让她们阴差阳错互成闺密。她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爱情观,也经历了不同的感情。
据媒体报道,从微博上的调查数据来看,《欢乐颂》的主要受众是“90后”女性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这一群体在微博上提及《欢乐颂》话题的人数最多。这不单单是因为明星的光环效应,还因为剧中五个女孩的生活方式与感情经历,与“90后”的女大学生或是刚刚迈入职场的女孩还是比较贴近的。合租、求职、恋爱……这是生活在城市中的20多岁的女孩大多正在经历的事情;而年薪千万的金领、自由出入各种高档酒会,以及来自“创一代”与“富二代”争先恐后的追求……这些也不可否认是当前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轻女孩心中的憧憬。在大学生活或是职场新人的合租生活中,一间女生宿舍或一间居住着几个女孩子的单元房,就是一个个“欢乐颂”式的集合。也因此,这部剧更能引起这一类人群的认可与共鸣。
实际上,《欢乐颂》并不是我国第一部引起热议的女性群像影视剧。2003年,一部国产都市轻喜剧《粉红女郎》热播荧屏。直到现在,也许人们对于剧情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但对“结婚狂”“万人迷”“男人婆”“天真妹”这四个单身女性的典型形象还是耳熟能详。2004年,一部被誉为“国产版《欲望都市》”的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横空出世,四个独立知性的单身女性又引发了当时社会上对于女性主义以及当代女性婚恋观的大讨论。
从这类影视剧的变迁可以看出,在2004年,对于婚姻,大部分单身女性还是气定神闲的,她们或被塑造得优秀且睿智,对于感情抱持着冷静的态度以及独特的见解;或被塑造得善良可爱,性格讨喜,优质单身男自然而然地常伴左右。但不得不说,从那时开始,大龄单身女青年的婚恋情况已经不再是个人问题,而开始为社会所关注。
仅仅过了3年,“剩女”一词就成为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全社会开始替大龄单身女青年们焦虑起来。随着“剩女”的数量逐年递增,这种焦虑也悄然散布开来,四处可见,且日渐严重。
电视台黄金时间正经播放的新闻里,一个大爷义正词严地说:“30岁了不结婚都违法!该判刑!”某婚恋网站的外婆逼婚广告,一时间成为网友热议并抨击的对象。在一线大城市的各大公园里,大量的老人自发凑在一起成立相亲角,相互询问着他人子女的个人条件和择偶标准,就像在早市上挑拣蔬菜一般。而由于“竞争对手”太多,女孩的家长们更容易受到打击。今年春节,中国第一个反逼婚公益广告登陆北京地铁,广告设计者米果的母亲指责她:“你做这种事情,小心被雷劈,过年时别被亲戚知道,会被骂死的。”
这一切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那些“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的爸爸妈妈们,形成了一股如此强大的力量,齐心协力地对付着单身的儿女们,把每一个小家的个体焦虑集中成了巨大的社会焦虑。
作为曾经的“剩女”,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既听到过来自叔叔阿姨们的惋惜:“这么优秀的姑娘怎么就没对象?”也受到过他们的指责:“你别再挑了,别再让你爸妈着急了行吗?”而我只想说,“优秀”和“没对象”什么时候变成对立面了?要是随便找一个人凑合着结了婚,婚后过得不幸福,爸妈就不着急了吗?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也同样焦虑过,尤其是30岁生日前格外焦虑,甚至绝望,现在回忆起来感觉自己当时真是“病得不轻”。
如今,一部《欢乐颂》又引发了众说纷纭,有的人指责剧中的“阶级论”“精英论”“门当户对论”,也有人质疑该剧“三观不正”“不接地气”,而我却恰恰在一些小细节中看到了真实。这些小细节仍然指向了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焦虑,我在择偶途中曾经亲身经历过的那些焦虑。
年届三十的樊胜美,晚上10点必上床睡觉,敷面膜也是每天必做的功课。为什么?因为要护肤,因为怕变老,更怕变老之前还没有嫁出去。
乖乖女关雎尔被师兄追求,虽然完全无感,但还是有一搭无一搭地来往着。她是因为善良,不忍心拒绝师兄。而生活中,更多的女孩子则出于更现实的目的,做着同样的选择——宁可枯燥地一起吃饭,无动于衷地一起看演出,也不愿轻易抛掉这来之不易的“备胎”。为什么?因为“备胎”能够带来暂时的安全感,能够摆脱未来有一天想结婚了蓦然回首却孑然一身的恐惧。
樊胜美和多年不见的同学王柏川互生好感,在暧昧阶段的两个人,一个假装有房,一个假装有车,最终双双露馅导致恋爱告吹。我们没有恋爱对象的时候会焦虑,有了恋爱对象同样会焦虑,为什么?因为在现在的婚恋市场上,职业、出身、收入、外貌、个人资产等等“硬件”的重要性,早已大大超过了性格是否合适、人品是否良好、两人是否相爱等等“软件”,太多的人由于没有过硬的“硬件”,导致根本没有机会展现自身的“软件”;另一些人则由于个人“硬件”“配置”太高,反而会担心他人接近自己的目的不纯。不纯粹的婚恋观引发了另一种焦虑——关于爱情和面包的选择焦虑。
该如何缓解这种种焦虑?这一部部女性群像影视剧倒是为我们提供了其中一种可能性——单打独斗太艰难,靠谱的闺密才是“剩女”们闯荡江湖的基本装备;几个女孩组成闺密团更是一种常见模式,正如《欢乐颂》“五美”一般。
一群女孩子聚在一起叽叽喳喳,难道就能缓解“大女未嫁”的焦虑吗?答案是肯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受,有助于自我心理治疗。当“90后”女青年也开始恐惧自己会不会被贴上“剩女”标签的时候,当“剩女”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庞大的时候,还好,《欢乐颂》这样的影视剧为她们提供了一个“守望相助”的“自救”方案。
但是我们这个社会呢?对这些单身女性们,真就不能宽容再宽容一些吗?结婚生子真就是女性的唯一出路吗?暂时没有找到所谓“出路”的女性,或是本就无意选择这条路的女性,真就只能选择抱团取暖或是焦虑至死吗?而这些焦虑,不正是绝大部分人“结婚就是成功,不婚意味失败”的婚恋观和人生观所引发的吗?
期待有一天,当女性为自我价值定位时,我们的社会能够容许她们不再以年龄、外貌、婚育状况作为参考标准;期待有一天,当女性为生活状态定位时,我们的社会能够容许她们毫无顾虑地选择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期待有一天,全社会婚恋价值观能够来一场惊天动地的完美蜕变。一个能够宽容多元选择的社会,才是文明的,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