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5月19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高考成绩“女强男弱”该如何反思? 女员工一定要穿高跟鞋吗? 真正的危房是儿女的冷漠 提速降费 “不提倡”与保护并非天然的矛盾 “读哲学被嘲笑”源于选专业缺乏“异质思维”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正的危房是儿女的冷漠

□ 张淑虹

湖北黄沙铺镇新民村里一座危房民宅倒塌,73岁的独居低保户阮家国被瓦砾活埋,当场死亡。距离事发现场不足200米,就是其儿子家近百平方米的大瓦房。(5月17日《京华时报》)

虽然我国贫困地区已经逐渐开始落实“精准扶贫”计划,多项政策的出台也让独居老人的生活多了保障,但是,仅仅依靠政府,永远无法彻底解决独居老人的生活与安全问题。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诉说的个人理想,而居于首位的,就是让老者外有安身之所、内得安心之事。我国的传统文化讲孝道、重伦理,今天,繁复冗杂的伦理教条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然而,在不少人的心中,孝道也随之远去了。在今天的家庭中,中年夫妇更加看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却常常忽视远在家乡或者近在身边的老人。智慧人类的繁衍生息在于对后代的培育,而文明社会的进步却从来少不了对父母的回馈和尊敬。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的老人常常被迫远离儿女,倒金字塔形的家庭结构使儿女的赡养压力倍增……虽然这些无法避免的矛盾引发了一系列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但是,我们经常在现实中看到,将老人推向孤独之境的,很多是儿女的冷漠。

因为父母之爱的伟大,才有了“不成为子女的拖累,不给子女增加负担”的内心誓言,而又有多少子女了解父母为此付出的代价、为此承受的孤独呢?当我们住在宽敞明亮的大瓦房中,别忘了独居危房中的老父亲;当我们初到大城市,理所当然地接受着父母的资助时,别忘了若干年后给予他们同样的“心安理得”……都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老人独居的迟暮之年里,有多少“念念不忘”的日夜,又几时换来儿女的“回响”?今天发生的悲剧提醒我们:真正的危房是儿女的冷漠,请让父母住在我们温暖的心里。

我国古人把理想社会称为“大同”。对于“大同”社会,古人有这样的描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凝心聚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建设“大同”社会,依然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愿景。当人处于弱势,就会尤其憧憬“皆有所养”的社会风尚。每个人都会老去,那么,就从赡养和尊敬自己老去的父母做起,让行动融为教育,让孝道在子孙后代的心中传承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