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记者 党柏峰
12岁的陕西汉中市城固县五堵镇金牛村少年小懂(化名)每天放了学,都要坐在家门口望着有火车和班车的方向。小懂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在附近打短工。虽然明知父母不会出现,但他依然把期望寄托在下一趟车上。
“爸爸在煤矿工作,比较危险,本来今年签的合同已经到期,可是爸爸仍继续签了10年合同。”小懂不住地搓着双手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一老一小的组合
五堵镇地处城固、洋县、西乡三县交界,由于森林覆盖率高,农田面积少,农业生产结构单一,迫于生活压力,五堵镇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故土外出务工。据统计,该镇父母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261人,占未成年人的6.4%。
小懂所在的金牛村在五堵镇政府东南,共有五个村民小组,564户,总人口1825人,父母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21人,均由爷爷、奶奶担任监护人。
记者调查发现,作为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老人中,有的要干农活维持生计,有的体弱多病,有的需同时照看几个孩子,这导致他们往往只能满足孩子生活上的温饱需求,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情感状况关心甚少。而留守儿童平时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只能通过电话。由于情感交流的渴望难以得到满足,一些留守儿童性格内向,不擅与外人交流,有的甚至出现消极情绪。
8岁的小凡(化名)父母均外出打工,只有过年时才回家一次,平时生活由外公和奶奶照顾。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照顾,小凡性格十分内向,学习成绩差,和别人说话也表达不清楚。针对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问题,小凡的学校组织志愿者进行帮扶,一名老师成为小凡的“爱心妈妈”,担当起“代理家长”。在老师的关心下,小凡慢慢变得活泼了,敢大胆和别人说话了。
缺失的家庭教育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62%,其余为初中文化程度,当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监护人不能及时给予帮助。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家庭对儿童的家庭教育意识尤为淡薄。城固县妇联调研发现,33%的父母一星期左右与孩子电话联系一次,36%的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父母一般一年休几天假回家和孩子见面,有的父母甚至几年不回家。
此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培养缺乏认识,多数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意识模糊,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不出安全事故就行了,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需求。爷爷奶奶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有的爷爷奶奶甚至说:“父母不在跟前,孩子反而要听话些、乖些”“孩子有情绪也是暂时的,等孩子长大自然就好了”。
针对留守儿童的生存和成长环境,城固县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在全县各级干部全体党员中开展与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结对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县女干部中开展“爱心扮靓节日”牵手帮扶主题活动的通知》,组织全县1099名在职党员、领导干部与3299名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结成了帮扶对子,组织全县各级、各单位女干部在“三八”“六一”等节日期间,深入农村走访慰问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
金牛村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还有“爱心妈妈”“爱心家长”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小懂有空就去参加这里组织的游戏和活动,一段时间以后,他变得活泼了,心态乐观了,也理解了父母的不易。
鼓励农村妇女回乡创业就业
据了解,城固县妇联结合实际,专门聘请省家庭教育专家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举办留守儿童监护人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奔赴南北山区与留守儿童开展互动游戏、沟通交流、自我保护培训、家教培训、心理辅导。趁大量农民工返乡过年之际,与计生局联合召开关爱留守儿童座谈会,为外出务工的家长和留守儿童搭建情感交流的平台,引导家长重视对儿童的情感呵护,促进儿童形成良好品质和意志。
近年来,汉中市妇联把依托“妇女之家”建“留守儿童之家”作为工作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调查摸底,建立了全市年龄在18周岁以下、父母连续外出6个月以上的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并以城固县为试点,推广城固县五堵镇金牛村“留守儿童之家”的经验,开辟了活动场所,课余时间定期给留守儿童开放。“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了电脑,通过建立QQ视频亲情聊天室,让孩子们“一线相连”和自己的父母见上了面。家园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课后为村上的留守儿童辅导作业,解决了留守儿童放学后的监管问题。发挥“爱心家长”和村妇代会主任、妇女之家专管员的作用,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和情感上进行关心帮扶,并专门对留守女童进行生理、心理上的疏导和关爱。
“要是把孩子耽搁了,在外边挣再多钱都不划算。”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在外打工的妇女告诉记者,“过段时间我就回家,哪怕少挣点钱,也要把家和孩子照顾好。”
促进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必须鼓励农村妇女回乡创业就业。汉中市妇联主席王玲表示,“十三五”期间,汉中市妇联将加大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解决妇女就地创业资金瓶颈,大力发展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和手工艺品产业,鼓励农村妇女就地就近灵活就业,发挥了以点带面、示范引导的作用,达到既照顾老人孩子,又增收致富的“双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