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颖
前不久,偶尔听到邻居几位大妈聊天说到干家务,有人满脸轻松:“我们家老头儿,买菜做饭全活儿!儿子小日子过得不错,也不用我管。”有人满嘴牢骚:“我们家老的少的都是油瓶子倒了不扶的主儿,我整天累死累活,他们不帮把手不说,那回我腰扭了起不来,俩大老爷们做碗面都不会……”还有的说:“自打我儿子结了婚,这家务活儿我得干两份儿。儿子懒,儿媳妇笨,洗个衣服都一团糟,我不管行吗?”还有个大妈这样说:“都是你们自己太勤快了,把他们惯坏了!” ……
大妈们说的现象,在不少家庭都存在。孩子长大成人后在干家务上的“懒”与“笨”,是小时候缺少锻炼、没有养成劳动习惯的必然结果。细细想来,最后一位大妈的话不无道理,都是被妈妈“惯坏”出来的。
家务劳动本是每个家庭成员的事,可是在一些家庭成了妈妈的“专利”。不只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也有妈妈过于勤快、对家务活儿大包大揽,剥夺了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权利的因素,致使孩子失去了动手做事的机会。
有的妈妈心疼孩子。觉得孩子起早贪黑上学写作业负担够重了,学习好了是头等大事,就别让孩子干家务活儿耽误功夫了。甚至连孩子收拾书包、整理自己房间等本应自理的事也全承担了,孩子依赖大人也就成了习惯。
有的妈妈是没有耐心教孩子。一个妈妈让5岁的孩子洗手绢和袜子,孩子搞了满盆的肥皂沫。妈妈一看便急了:“这孩子真笨,用得着使那么多肥皂吗?得了,得了,别干了!”于是抢过来自己接着洗了。
还有的妈妈对孩子要求过高。太能干的妈妈常常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嫌孩子刷碗刷得太慢、扫地扫得不干净、被子叠得不整齐……当孩子做点什么总是说“去去去,别给我添乱了!”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一种心理定式,觉得自己就是不行,什么都干不好。失去了承担劳动、干好家务的信心,也就不愿意动手做事,把自己当成了家务劳动的“局外人”。
过于勤快的妈妈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衰老,感到力不从心,但依然摆脱不了“受累的命”;更大的问题是几十年来自己辛辛苦苦为孩子、为家庭付出的结果是,长大成人的孩子缺少承担家务劳动的意识和做家务的能力,尤其给成家后独立生活带来太多的困难,依然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赖,两代人的生活质量都受到影响,幸福指数大打折扣。
在前不久进行的“我国家庭建设的瓶颈分析”调查中,从对天津市某区4个年度法院离婚案件的统计发现,自述离婚是因为“家庭生活琐事”的高达59.1%,其中不乏夫妻间因承担家务相互推诿而导致情感危机、因父母过多干预子女家庭生活引发两代人冲突的个案。
由此,我想奉劝那些过于“勤快”的妈妈们,眼光放得远一点,双手放得开一点,在孩子面前“弱势”一点,在孩子小的时候,多给他们一些参与家务、动手做事的机会。不仅仅是为了与大人分担劳动,更是为了培养孩子做人的能力,为了他们日后的生活幸福。毕竟劳动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劳动技能掌握和从事劳动的能力都不是天生的,最简单的劳动对孩子来说也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一种人生的能力储备,比知识储备对孩子更重要。
去年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特别提到“鼓励家务劳动”,指出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软化”的问题,并要求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与学校“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在我看来,孩子的劳动教育,最具优势的是家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其突出特点是潜移默化、家长以身作则。在劳动教育中,家长不仅是“指导者和协助者”,更应当是孩子的示范者和引领者,是家务劳动氛围的创造者。家长不是把自己与孩子割裂开来,过于强调“你应当”如何、你“帮我”做什么,而是与孩子在共同的家务劳动中探讨“我们应当”怎么做、“我教你”怎么做。
如果勤快的妈妈们把自身能干的本事多传授给孩子一些,您的孩子一定不懒也不笨,必然会在未来成家立业之后享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