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记者 袁鹏
借助本地区的特色饮食文化,通过外出务工、开拉面馆的形式致富脱困,“拉面经济”是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地区一个独特的经济现象。海东市人口170余万,每年外出务工从事“拉面经济”的务工人员就达到20多万人,在全国300个大中城市通过从事“拉面经济”就业,粗略统计经营产值达到100个亿以上。
据了解,随着“拉面经济”的发展,大量务工人员的外出,留守儿童现象也成为海东地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3、4月份,正是外出务工人员出行的高峰期,4月期间,中国妇女报记者来到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拉边村探访了这里的留守儿童们。
说得最多的是“自己”
循化县交通不是很方便,中国妇女报记者先乘火车到西宁、再乘汽车到循化,汽车也走了近三个小时。
马桂英是中国妇女报记者在白庄镇拉边村接触到的第一个留守孩子,10岁的马桂英今年上四年级,父亲几年前去世,也好久没有见到妈妈了。
在和马桂英简单交流的过程中,这个孩子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自己”。
10岁的小姑娘说,平时她自己睡在院里的一个小屋里,每天自己起床、穿衣、吃饭,自己一个人到一公里外的学校上学。
马桂英所在的白庄镇拉边小学距离县城有十几公里。这所学校共有510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就占了232名,女生就有132名。
中国妇女报记者来到学校的时候,正逢孩子们课间休息。不大的校园里,孩子们正以各种方式尽情地嬉闹,从这样快乐的场面来看,丝毫分不出哪个孩子是留守儿童、哪个不是。但在老师们的眼里,孩子们还是有些差异的。
藏族老师夏吾吉讲了这样一件小事。
有一天循化下雨,那天中午她和同事去食堂打饭,回宿舍的时候两人才意识到应该打把伞,这时,正好路过的六年级学生马梅看到老师没有伞,主动跑过来为老师撑开了手里的伞,一直把老师送到了宿舍门口。虽然是一件小事,却让夏老师很暖心。
“马梅是我们班上的学生,她的父母亲都不在身边,平常和奶奶生活在一起。这个孩子很懂事,虽然平时话不多,却很爱帮助别人。”夏老师这样介绍她的学生。
而学习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几乎随处可以发现。
绽莉老师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他们班上有个小男孩,才10岁,家离学校很远,大约有两公里。但这个孩子每天都会第一个来到学校,特别是冬天的时候,他一来到学校就动手为同学们生炉子,而老师从来都没这么要求过他。
“我觉得比起其他的孩子,我们班的留守孩子们更懂事、更独立。”夏吾吉老师说。
父亲外出开面馆,爷爷在家抓教育
白庄镇昌克村是拉边小学附近的一个村子,村民马永录的孙子也在这里上学。马永录今年58岁,妻子马阿杂姑56岁。他们家是一个大家庭,也是一个典型的有着“拉面经济”元素的家庭。除了老两口,家里还有年近80的母亲,5个孙子。儿子、儿媳长年在上海开拉面馆。
5个孙子里面有一个身份比较特殊的孩子,他是老马的侄孙,名叫马苏里毛,今年只有7岁。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务工,马苏里毛就长期借助在伯祖父家里。
这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特别敏感,戴着一顶有撒拉族民族特色的小帽,非常可爱。自始至终,马苏里毛总是低着头,他的话很少。
伯祖父老马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这个侄孙和他别的孙子不一样,别的孙子调皮他呵斥几句都没关系,而马苏里毛你要是批评了他,他几天都过不去,批评重了,他还不服气。
中国妇女报记者看到,屋里还有个两岁的小男孩围着一名年轻的妇女,不时地叫着妈妈。女主人马阿杂姑说,年轻妇女并不是孩子的妈妈,而是她的侄女,小家伙是她的孙子,因为侄女经常到家里来,小孙子把姑姑当成了妈妈,总把姑姑叫妈妈。孩子5个月的时候,老马的儿子去上海打工,现在已经一年多没回过家了。
5个孩子中,除了两岁的孙子在家,另外两个孙子上学前班,马苏里毛和另一个孩子上小学。老马说,“每天四点我去接两个上学前班的孩子,5点再去接两个上学的孩子,每天都要接送,很累人!”
尽管很累,但在外开拉面馆的儿子给了老马夫妇很大的安慰,儿子每年能给家里寄来七八万元,这让家里的经济条件相对宽裕。老马说他自己没有文化,但面对5个孩子,老马夫妇考虑的很多,除了悉心照料5个孩子的饮食起居外,老马对孩子们的教育抓得很紧,他用奖励的办法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
“老马家里是父亲在外搞经济,爷爷在家抓教育。”同行的一位老师的一句话,让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父母长期离家 孩子倾诉思念
同在昌克村的马索菲亚的儿子是个拉面匠,也长期在上海打工,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了。
马索菲亚55岁,丈夫60岁。老两口除了料理家里的一点儿地,剩余的时间就是照料年幼的5个孩子。5个孩子中,11岁的孙子马英德和另一个孙女在上小学。因为村里没有幼儿园,两个双胞胎小孙子和一个三岁的孙女都待在家里。因为经济收入有限,可以看得出这个家庭的困顿。
11岁的马英德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和同龄的孩子相比,马英德似乎更懂事些,只是见了陌生人很紧张。简单的交流中,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对父母的想念。马英德很清楚地记得,每个月爸爸都会给他和奶奶打电话,电话里爸爸总是叮嘱他好好学习,听爷爷奶奶的话。
正在聊天中,马英德的双胞胎弟弟在屋子里哭了,马英德马上跑过去,熟练地从炕上抱起了弟弟,被哥哥抱到怀里的小弟弟立刻不哭了。
奶奶马索菲亚说,马英德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后,最重要的事就是帮着她照看孩子。
因为孩子多需要照料,马索菲亚和老伴一天几乎出不了门,今年连仅有的一点儿地也没种。
说话间,趁着大人们不注意,马英德和来找他玩的马苏里毛悄悄地到院门口玩起了纸牌,可以看得出,两个小伙伴很玩得来。只有在他们玩纸牌的时候,记者才感受到了他们孩童的快乐。
这样的快乐让记者想起了先前采访过的马桂英,马桂英只有说起自己喜欢的功课语文课、音乐课时眼里才会泛起喜悦的光亮。
这些老师们和孩子们的父母年龄相仿,在老师们看来,孩子们的这种主动行为,或许在以另一种方式表达着他们内心的某种渴望。
拉边小学的马玉梅老师曾这样对记者说,留守儿童们大多性格内向封闭,但孩子们常常会在作文中倾诉对父母亲的想念,只有在他们的作文中,你才会看到这些父母亲不在身边的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在作文中说得最多的话就是,“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采访中,马永录告诉记者,他前段时间打电话给在上海的儿子儿媳,让他们4月份回家一趟,儿子儿媳已经一年半没回过家了,这次让他们回来,看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