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4月16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文化周刊 心安之处是故乡 康蕾:在“乐园”中自由的生长 新书架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安之处是故乡

——评电影《布鲁克林》

□ 王驰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由爱尔兰、英国和加拿大合拍的电影《布鲁克林》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余光中的《乡愁》。

电影由同名畅销书改编,讲述上世纪50年代一个爱尔兰小镇姑娘艾莉丝只身到纽约打拼的故事。

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明显激烈的冲突,甚至,一点不煽情,只是将平凡小人物并非高不可攀的梦想和追求娓娓道来,却也能触动人心,时而让你鼻子发酸,时而让你泪流满面,时而又让你倍感释然。

赶巧的是,余光中诗中的“邮票”“船票”和“坟墓”,竟都惊人相似在影片中出现。乡愁,不分年代,不论国别,也无关性别,乡愁是每一个离家人共有的心态。难怪,放映厅中,西方人面孔远远超过平常,这在我的香港观影体验中还是第一次。

电影《布鲁克林》对离别和乡愁有着不动声色的描绘。

送别时刻,没有一句台词,然而,依依不舍的情绪,全写在艾莉丝的脸上,还有不等海轮起锚就提前离去的母亲,强忍眼泪的姐姐。

初来乍到,一个小镇姑娘遭遇的包括不知道香皂还有不同品牌等种种不适应,影片都巧妙安排、一一刻画。特别是时不时锁定在艾莉丝脸上的特写镜头,可以清晰地看到她不同情况下的情绪变化,那些不能言语的千头万绪都在她会说话的眼神和表情间抒发。

当她躲在寄宿家庭的一角百无聊赖之际,听见人喊有来信就立即甩下手中的汤匙,起身取信的动作;在那个只有靠书信联系亲人的年代,一遍一遍捧读家书,吧嗒吧嗒落下眼泪的细节;还有在纽约爱尔兰人的圣诞聚会上,听到熟悉的故乡歌谣时的欣喜、泪奔,思乡和淡淡的哀愁,表达得淋漓尽致,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虽然一抹乡愁一直贯穿电影始终,但在我看来,《布鲁克林》展现得更多的,是艾莉丝的融入和成长。

从登上驶向纽约的海轮,艾莉丝就开始观察和学习。船上同住的室友,以现身说法的方式教会她很多东西,对付晕船和难搞定的船友,让自己穿着得体等等,更重要的,艾莉丝从她那里知道要学会自信。

经过一段不可能逾越的咬牙适应,我们明显看到艾莉丝的成长成熟过程。从前的素颜,如今的胭脂、唇膏、眼线;从前土气灰暗的裙子,已然换成了优雅艳丽的套装,并渐渐有了个人色系款范。

然而,艾莉丝的成熟和蜕变,不单囿于外表,而是经过一段独自生活的日子,经过爱尔兰裔神父、寄宿奶奶和同伴不同程度的热心指点,她从一个只会在面包店被刻薄老板娘恶语相向的沉默女孩,转变成为从内至外散发着独当一面自信心的职业女性。

或许是同住的爱尔兰女孩嫁人、离婚,再嫁人再离婚的经历和老一辈爱尔兰移民靠教会接济的凄凉晚景,给明智理性的艾莉丝敲响了警钟,个人的命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她开始利用工余时间,上夜校学习会计。并最终成为住家奶奶那里第一位拿到专业资格考试证书的爱尔兰姑娘。

供职百货公司当售货员的一个细节也令人刮目相看。艾莉丝优雅周到、一视同仁地为一位黑人顾客服务,这在20世纪50年代种族歧视之风还远未消退的美国,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小小的一个镜头,我们看到的是这个爱尔兰姑娘的勇气、果敢与担当。

“我已经忘了离乡背井有多苦。”当艾莉丝跟意大利裔水管工托尼相识相恋之后,对她而言“如同另一个星球”的纽约布鲁克林,不再是难以融入的寄居地。她渐渐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的生活,学习新的技能,渴望在这里建构他们美好的未来。

而家里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她十万火急地赶回故乡。电影后半部分,聚焦面貌一新的艾莉丝回到小镇后的一系列际遇。

除了祭拜深爱的姐姐、陪伴安慰悲伤的母亲,艾莉丝更纠结的,是需要做出抉择,是回纽约跟托尼一道白手起家创造自己的新生活,还是留在家乡,和向她频频示爱的高富帅吉姆过舒适安逸的日子。

《布鲁克林》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导演充分信任演员的能力,放手成就饰演艾莉丝的西尔莎·罗南的个人表演。从不安到自信,从疑惑到坚定,由她的喜乐与哀愁,引导着故事起起伏伏。

而罗南细腻精准的表演,的确将女主人公的悲喜、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刻画得入木三分。她一次次用她蓝色的眼睛把观众带入戏中,感受女主人公心底的微澜愁绪。

或许,艾莉丝这个角色就非她莫属。西尔莎·罗南1994年出生于纽约,父母都是爱尔兰移民。三岁时随父母回到爱尔兰,在当地小镇上长大。

因为小小年纪就对角色有深刻的理解,罗南被称为“天才型演员”。她10岁开始拍戏。2007年,年仅13岁的罗南,凭借在影片《赎罪》中展露出的与她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演技,曾获得当年包括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在内的13个提名。

在《布鲁克林》中,罗南的装束和表演,让观众自然而然地穿越到20世纪50年代。看着她身上的燕子领裙装,觉得非常熟悉甚至亲切。哦,50年代,就那式样!因为,我从母亲当年的老照片中,曾经见过。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几乎就是蓝装、绿装和灰装的年代,轻巧俏丽的燕子领,显得很美很美。

还让人感觉很美的,是片中的配乐。尽管音乐在标志着纽约和爱尔兰两地的不同,但旋律却同样优美悠扬。无论是反映爱尔兰的弦乐,还是彰显美国的吹奏乐,都轻盈柔和,悦耳贴心。不宏大不沉重,跟这个大时代的小故事一拍即合。

最后,当艾莉丝再一次踏上驶往纽约的轮船,她成了一个“过来人”,像那位曾经教会她捱过水上旅程的船友一样,嘱咐另一个只身前往美国的爱尔兰姑娘。几乎一样的口吻,一样的说辞。

这个结尾,意味深长。

电影书写的正是离家者一代一代的故事。故事说:“我心安处即吾乡”,“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吾乡。”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