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4月14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教周刊 成长 学生可享受哪些改革实惠? 青春期教育的核心是尊重 孩子在家享有的主要权利 鼓励子女把事情做到极致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春期教育的核心是尊重

■ 孙云晓

据媒体报道,湖南岳阳一名15岁的少年小春(化名),因为受不了父母的棍棒教育,给他们下药后逃离。小春以前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还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2015年,小春父母选择外出打工,把他留给爷爷奶奶照顾。没想到父母外出才半年,小春成绩就一落千丈,沾染了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

从老师那里得知儿子的变化,小春爸爸专程回老家把儿子带到自己打工的地方,每日对其进行教育,外加棍棒伺候,希望小春能够变好。

过了两天小春像变了一个人,主动承认错误,表示以后要好好学习,不再让父母担心,并奉上一碗红糖水,请求原谅。小春父母开心地端起红糖水一饮而尽。没想到红糖水里有小春下的助眠药物,父母喝完之后呼呼大睡,醒后才发现儿子和家里的一些现金不见了。

在警方的帮助下,小春父母了解到,孩子因忍受不了父母的高压教育,给父母下药后,便拿钱买票回了老家。

青春期孩子叛逆是很多父母头疼的事,随着父母权威的下降,同伴的影响力逐渐上升,父母的看法和思想越来越难得到孩子的认同。很多父母感受到逐渐失去对孩子的控制权,会变得愤怒,往往试图通过高压、暴力等方式来重新让孩子服从,这就可能引发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和抗争。

事实上,青春期孩子并非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很多时候也明白该如何讨得父母欢心。但随着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的觉醒和追求个性化的心态,使得他们大多不愿意成为一个对父母言听计从,缺乏主见的孩子。很多时候为了彰显自己已经长大,很多孩子还会故意与父母对着干,走上父母不愿意自己走的路。这意味着,父母像以前那样对孩子居高临下的教育姿态已经不适合青春期阶段的教育。

当然,父母也不能就此对孩子撒手不管,有研究表明,青春期缺乏关爱的孩子比那些父母经常关心的孩子,的确会出现更多的不良行为。所以,父母对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多加关心和引导,只是方式方法需要提升和改变。

父母首先要明白,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春期有效教育的基础,畅通的沟通渠道是维持亲子关系的前提。青春期孩子越来越注重自己的隐私,开始有自己的秘密,但他们内心依然有愿意倾诉和交流的需要。特别遇到自己难以面对的困难时,父母成为可以信赖的人,孩子才可能敞开心扉。如果孩子什么话都不肯跟父母讲,就说明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

要保持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父母就需要学会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与孩子对话,对孩子的想法和建议不能只批评打压,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当孩子坚持自己意见时,如果没有大的危险,也允许其去尝试。

另外,父母也要改变一味说教的方式。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很多道理已经心知肚明,很多时候他们做不到并不是不知道,而是因为缺乏自制力,或者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时候父母需要的是给孩子温柔而恰当的提醒,比如一个便签留言或微信短信,几句鼓励的话,都会增强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相反不停地批评教育让孩子觉得父母唠叨,再加上逆反心理容易成为冲突的导火索。

的确,青春期的教育是需要父母在民主与权威间找到平衡,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尊重孩子个性,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健康和谐地成长。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