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3月25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法治·权益 热线 网络婚恋别“嘚瑟” 小心被骗财骗色 乘车者伤于车外保险公司能免责吗 劳动合同法 理财投资切记相关合同须齐全 十二项内容告诉你 哪些是夫妻共有财产(下)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婚恋别“嘚瑟” 小心被骗财骗色

案例1:2012年10月,嫌疑人裴某在微信上主动加了女子白某后,谎称自己的前妻为了发展去了美国,自己家庭背景很好,渴望得到家庭的温暖。经过一个多月的聊天,在骗取白某充分信任后,两人见了面,不久便发生了性关系。事后,裴某假装打电话和别人借钱,说因为一个合同急需用钱,一时借不到,让白某帮帮忙。因为发生了性关系同时也想和裴某交往,白某就筹集了40万元借给了裴某。

没过多久,裴某再次谎称投资项目缺钱,并称有朋友准备将房子抵押出去借钱给他,让白某帮着打听抵押房子的事。后裴某又和白某说自己实在借不到钱了,让白某再帮帮他,否则之前的40万元也无法归还了。当时也无多少钱的白某只好将自己的住房抵押90余万元全部给了裴某。2012年年底,裴某又和白某谎称自己的父亲病重,要做心脏搭桥手术急需救命钱,白某再次相信了裴某,将自己银行中剩余的3万元也给了裴某,之后,裴某就不再和白某联系了。

□ 周治成

这两起案件都属于婚恋交友型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裴某通过的是微信寻找并结识的被害人,而犯罪嫌疑人李某通过的则是婚恋网,这也代表了当前最“流行”的婚恋交友型诈骗案件类型:借助互联网即时聊天工具和婚恋网站,寻找一个完全陌生的异性,通过从陌生到熟悉获取对方的信任,进而猎获对方的感情,最后骗得对方的钱财。

被害人究竟是如何掉进犯罪分子挖下的陷阱,网络交友又该如何防范类似的骗局,我们通过上面这两个案例来剖析下。

犯罪嫌疑人是如何选取被害人的

第一个案例中的裴某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婚恋交友名义诈骗的被害人超过了10个。裴某供述称,这些被骗女性都是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和摇一摇找到的,因为最终目标是骗钱,骗色只是“顺带手”,甚至不过是骗钱的手段,所以长相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因为骗钱的前提得是对方有钱,所以多会选择高档社区来搜索女性。

第二个案例中的李某是通过婚恋交友网站寻找作案对象,他除了会看对方的照片、年龄条件外,还要着重看对方的家庭背景。实际上目的和裴某一样,选取经济实力比较好的女性。

这只是第一步的筛选,第二步才是真正确定具体目标,我们从被害人的特质可以分析出端倪。裴某骗的10余名女性基本可以分为三类:刚刚失恋的、夫妻感情不睦的、工作遇阻碍的。一言以蔽之,都处于情感上的低谷期,所以裴某能够借机靠近这些被害人进而行骗。李某骗的张某是一名“海归”,个人网页介绍上写了最大的愿望是今年把自己嫁出去,一看便知确实着急结婚。

可以看出,犯罪分子在选取被害女性时,其实和女性的学历、职业没有什么必然关系,相通的是不法分子总是选择经济条件较好,且情感和心理正处于脆弱期的女性。

犯罪嫌疑人如何“破冰”给被害人留下好印象

婚恋交友型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一般都会绞尽脑汁给对方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以完成从陌生到熟悉的“破冰”。

在裴某、李某的案件中,二人都是通过包装塑造自身完美形象来实现这一目的,这也是这类案件惯常的做法,只是二人自我包装的类型不太一样。裴某走的是苦情成熟男人路线——“前妻为了发展去了美国,自己家庭背景很好,渴望得到家庭的温暖”,这样的倾情述说拉近了和女性的心理距离,降低不信任感,唤起女性母性般慈爱的本能情感,和本就处于情感脆弱期的被害人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看似温暖实际暗里藏刀。而李某走的是完美成功男人路线——在发给被害人张某的邮件里,传递的信息是这个男人年轻有为但不是暴发户,事业有成但不是全拼爹,工作努力但不会忽视家庭,经济富裕但精神层面不低俗,富有爱心但不滥情,生活健康还幽默。李某交代说,这个介绍模板是他和一群伙伴对于女性可能关注的需要点,一起专门研究设计的。

如上所述,有针对性地包装自己,第一时间获取女性的认同和好感是实施犯罪的重要铺垫,也是“破冰”的硬手段。

犯罪嫌疑人是如何获取被害人感情和信任的

前面已经说了,嫌疑人选取的女性被害人基本上都是处于情感和心理的脆弱期,又通过包装给女性留下了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接下来就是想方设法走进女性内心,骗取感情和进一步的信任。这里不法犯罪分子一般会采取两个伎俩:针对被害女性的是嘘寒问暖、关注同情和感同身受;针对自己的是炫事业、炫财富、炫诚信。

以案例1裴某骗白某为例,被害人白某虽然家境殷实,但是与男友分手后工作又遭遇不顺,裴某便经常倾听白某讲述,为白某愤愤不平,再在谈话间不断提起编造的前妻为个人发展抛弃家庭,和白某形成互诉衷肠、同命相怜的情感氛围。接下来,在与白某发生性关系,二人关系升级之后,裴某当着白某的面假装给朋友打电话借钱,而不是直接向白某借钱。这里的伏笔实际上裴某向白某进行了两个暗示:第一是自己确实是在经营不小的生意,第二是自己确实一时现金流上出现了问题。事后过了一段时间,裴某才向白某提出借钱。之后在房子抵押问题上,裴某同样铺垫了一个伏笔,先说有朋友愿意将房子抵押借钱给他,让白某只是帮着打听一下,使得白某相信裴某真有好项目,朋友都愿意抵押房子借钱给他。之后过了一小段时间,裴某再提出让白某抵押房子借给他钱,手段如出一辙。

而在裴某骗取另一被害女性赵某时,在类似千回百转的互诉衷肠和无微不至的关怀陪伴之后,他采取的则是炫诚信手段。先向赵某借了100万元,之后一分钱都没有动,连同银行利息一同还给了赵某,让赵某对裴某深信不疑。

犯罪嫌疑人如何编造事由向被害人索要钱财

这个问题如果按照归纳法来统计,其实是五花八门的。在解决了前三个问题之后,女性被害人不少都已经掉进了犯罪嫌疑人设计的爱情陷阱里,财产已经处于随时被骗的危险之中了。

犯罪嫌疑人常用的骗钱事由包括:投资项目急需资金周转、托人办事需要现金购买礼物、人在外地钱包丢失、家人生病急需手术等几类。其中,最为常见的一招就是谎称家人生病,一般这类犯罪嫌疑人不太在意“节操”,不介意借用父母的健康、名誉来行骗。上面两个案例中的犯罪嫌疑人裴某、李某也都分别用了这招,裴某以此为由榨干了被害人白某仅剩的最后一点钱,但李某的这招却被张某识破了,因为李某在微信上是一人分饰三角,所谓的“李某的妈妈”就是李某自己,他没法演住院手术这个桥段。

网络婚恋交友应如何避免掉进诈骗陷阱

说了这么多,选择网络平台来进行婚恋交友的朋友该如何避免自己掉进类似的诈骗陷阱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应当注意:

(1)逐渐强大自我内心。每个人在生活情感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些小波折,岂能事事如意?这时如果能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稳定的心态,通过合理安全的渠道去宣泄,就不容易使自己失去理性和冷静,从而被别人抓住情感上的弱点。

(2)网上公开个人信息要有所保留。网络环境始终是虚拟的,婚恋交友最终要在现实中完成最后的步骤。所以通过网络平台工具婚恋交友时,在公开个人信息部分应当有所保留,这和是否诚信无关。你不编造信息欺骗他人,但也没有必要把所有重要的个人信息全部放置在网络环境中供他人浏览筛选,细水还应长流才好。

(3)物质重要,精神亦不可或缺。每一起这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都有一个华丽的自我包装,富商、高管、海外名校博士、外国国籍、豪车、别墅,想要什么有什么。看似丰盈的物质财富,掩盖不了精神的匮乏,不要被对方天马行空虚构的物质财富蒙蔽了双眼,真正从精神层面去了解一个人,对方是真金还是烂泥,绝大部分人是能够辨别的。

(4)带出去“遛遛”。这类案件的被害人往往被犯罪嫌疑人的手段冲昏头脑,“当局者迷”,而外人看来则是“旁观者清”。所以检验自己网络婚恋交友含金量的一招是带出去“遛遛”,让身边的朋友看看,真的不怕遛,假的破绽尽显。

(5)处分大额财物需谨慎。都说谈钱伤感情,但是,男女双方结婚前在法律上毕竟还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相互赠予礼物、消费买单、借钱周转虽也是人之常情,但凡事皆有度,起码在处分与自己收入、生活水平明显不相符的财物时,应当谨慎为之。

最后要说的是,虽然上面说的都是女性被害人,但男性在网络婚恋交友型诈骗案件中作为被害人也不在少数,所以别嘚瑟,一并警示之。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