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西流
近日,广州从化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张女士4万多元被盗刷,法院判银行不用担责。(3月22日《南方都市报》)
近年来,银行卡被盗刷事件时有发生,诉至法院后,有的判银行担全责,有的判银行不用担责。2014年8月,储户张先生某银行储蓄卡里存款被盗刷,法院判决由银行支付张先生所有被盗资金,即银行担全责。然而,广州张女士4万多元被盗刷,法院判银行不用担责。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除了盗刷“实体卡”同盗刷“网银”,有本质区别之外,谁有过错,也是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谁能举证没有过错,是避免担责的关键。
从张女士案中可以看出,银行举证“被盗刷的金额全部是通过网银或第三方支付方式支付,是张女士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间的纠纷,不属于一般伪卡交易案件;且卡被盗刷的前几日,张女士有两次网上交易记录,很可能是其自己没有谨慎使用银行卡网银所致。”相比之下,张女士却不能举证证明银行存在违约或有过错。这也是法院判银行不用担责的重要依据。
然而,银行作为向储户提供服务的一方,应该加强自律,担负起监管的义务,确保储户存放银行的资金安全。一旦出现储户资金意外减少的情况,从维护储户利益出发,银行应主动拿出证据,证明不是由于银行管理不善,而导致储户资金减少。换言之,银行卡遭盗刷,需要举证责任倒置。
对于存放银行资金意外减少的情形,举证责任到底在银行还是在顾客,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尽管目前“谁主张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配领域的一般原则,但我国法律对医疗事故、行政诉讼等一些特殊的法律行为,也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即原告只要证明自己有被侵害的事实,被告必须提供自己没有实施该侵害行为的证据,否则便要承担法律责任。可见,举证责任倒置,一般适用于一方较弱、一方较强的两个法律主体之间,并倾向于保护弱者权益。而在银行卡遭盗刷纠纷中,储户相对银行无疑是弱者。
更何况,保证储户资金安全,本身就属于银行服务的一部分,作为专业金融机构,银行应尽到保护义务。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要储户提出自己的银行卡遭盗刷,而情况是否属实,则由银行承担举证责任;如果银行无法举证,则“疑点利益”归储户,银行理应为银行卡遭盗刷承担赔偿责任。特别是,银行为了较好承担举证责任,在内部管理和技术服务上,可以做得更细致一些,规避和减少银行卡遭盗刷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