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3月22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重庆:精准服务,探索帮扶困境儿童新路径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象牙塔里的“女医明妃” “动态管理”让刘老庄村“最美家庭”能上能下 三部门 将严肃查处非法购销疫苗的企业、机构和个人 何鄂:祖先的艺术激活了我创造的基因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试点推广关爱服务项目 打造“情暖童心·相伴成长”服务品牌

重庆:精准服务,探索帮扶困境儿童新路径

编者按

因某种特殊原因暂时失去生活依靠的未成年人,包括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父母服刑或戒毒期间的儿童、贫困家庭患重病和罕见病儿童等被统称为困境儿童,而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困境儿童群体中生活最困难、最需要帮扶的群体。按照重庆市委群团改革要求,重庆市妇联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试点推广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打造“情暖童心·相伴成长”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品牌,常态化、制度化地开展“1+1”结对帮扶、心理辅导和有效督导,解决目前困境儿童普遍存在的亲情缺失、监护不力等问题,并将此项目作为精准服务困难群众、贯彻落实群团改革方案的重要举措。

□ 中国妇女报记者 许真学

3月20日,重庆市铜梁区黄桷门村又迎来了一大批游客。村妇代会主任李佳和住在新居的村民们寒暄了几句后,便匆匆离开来到了一户未搬迁的村民家中。李佳说,自从黄桷门村进行新农村建设后,搬迁村民不仅住上了新房子,还依靠旅游业富裕了起来,但村里的困境儿童始终让他们牵挂着。

“六个一”标准 尽职尽责尽爱心

李佳是困境儿童的爱心妈妈,她一对一帮扶村里一名女孩。去年8月,铜梁区成为重庆市困境儿童关爱试点区县,区妇联面向社会招募爱心父母,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则,作为妇代会主任的李佳成为爱心父母中的一员。

爱心父母由哪些人组成,需要履行哪些职责呢?铜梁区妇联主席龙其贤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区妇联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招募,本村、本社区的妇联干部优先,若一个村或社区内有2名及以上的困境儿童,再由其他村社干部担任。目前共有136名爱心父母结对帮扶136名困境儿童。爱心父母们签订一式三份的承诺书,承诺根据“六个一”标准的要求尽职尽责尽爱心。每一周要与孩子见面了解情况,每半个月要和孩子谈一次心,每月要和孩子监护人交流一次,每个季度要与孩子班主任进行沟通,每学期陪伴孩子参加一次亲子活动,每年陪孩子过一次节。此外,爱心父母还要帮助困境儿童解决生活、学业、安全上遇到的困难,无法解决的上报当地妇联协同解决。

李佳帮扶的女孩一家原本住在一套很旧的老房子里,因为太偏僻,房屋周围时常有蛇出没。女孩将情况告诉了李佳,李佳和村干部们商量后,协调将女孩儿一家搬迁到了一户情况较好的待拆迁房内。等到新村三期修好,女孩一家就能搬进新居。李佳也正筹划着,等三期修好,先给她们张罗简单装修。

为更好地让爱心父母关爱困境儿童,铜梁区妇联还为每一名困境儿童建立了成长记录册,由爱心父母根据走访情况填写,详细记录孩子的变化。“很多学习用品还没买,和他一起去买”“孩子回家还是不爱出门,不爱和邻居交流”“孩子初三的最后一学期,压力很大,和她交流后鼓励她,减轻她的精神压力”……中国妇女报记者从黄桷门村的成长册上看到,每一次走访,爱心父母们都会把情况登记在册。

“1+1+N”模式 家庭、学校、社会无缝对接

中国妇女报记者从重庆市妇联了解到,根据铜梁区、垫江县困境儿童帮扶的试点情况分析发现,困境儿童中,因父母死亡、失踪、入狱等失去父母或父母完全不在身边的孩子占90%以上,71%以上为祖辈抚养。在分布上,农村多于城市,低收入家庭困境儿童比例较高。孩子早年创伤的经历会严重影响其安全型依恋及其心智能力发展,由于隔代教育,多数孩子缺乏情感支撑,加之不少家庭生活困难,生活及情感照顾不力。

“孩子说话不敢看我们的眼睛,有的孩子蓬头垢面,有的孩子乱写作业,有的孩子被爷爷婆婆溺爱而不能自理……”这是去年7月铜梁区妇联7名干部历时半个月,走进第一批共132名困境儿童家中调研时见到的普遍场景。垫江县妇联对285名孤困儿童的调研情况也大致如此。困境孩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爱。

对于这个情况,在以“1+1”爱心父母帮扶困境儿童为核心的铜梁区、垫江县两试点区县妇联探索建立了“1+1+N”的关爱模式。这里的N代表志愿者,包括班主任、136个爱心家庭和其他方面爱心志愿者。每学期,班主任要向区妇联递交一份孩子学习和表现情况汇报,每学期到孩子家里进行一次家访,爱心家庭要关爱孩子生活上的困难,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让自己的孩子和帮扶的孩子交朋友、共成长。此外,镇街妇联干部、驻村干部等爱心志愿者也会不定期关爱困境儿童。

“1+1+N”帮扶模式建立起了多方帮扶困境儿童的帮扶体系,形成了家庭监护、学校教育、社会关爱的无缝对接,让困境儿童们生活有护、学业有教、困难有帮、成长有助。

为确保关爱项目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运行。重庆市妇联还建立起了市、区、镇的三级督导机制,市级成立了项目督导组,全面督导、测评全市项目运行情况。每个区县妇联牵头成立项目督导组,组成人员包括妇联、教委、民政分管领导,及当地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负责督导、测评本区县项目运行情况。各区县根据孤困儿童区域分布,20~25名孩子组成一个片区,由乡镇、街道妇联主席任片区督导。

心理辅导工作 让困境儿童走向阳光

在重庆市妇联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启动后,市妇联组建的心理咨询师团队对各区县的困境儿童进行了团体辅导,在辅导中心理咨询师们发现,困境儿童的负面情绪体验,平均难过程度、痛苦体验等都高于一般儿童,他们更易产生消极、负面情绪。早年的创伤生活经历,容易使他们产生攻击行为、敌意、排斥和反感。男生通常用打人表达敌意,而这样的攻击既可能是向外攻击,也可能是向内攻击。这些儿童急需得到专业的心理帮助和长期稳定的情感支持。

因此,“心灵关爱”成为帮助困境儿童的重点,铜梁区、渝北区、垫江县等区县通过夏令营和冬令营,对困境儿童进行心理团辅和各种培训,妇联组织困境儿童与志愿者们共同建立信任关系,慢慢引导孩子们敞开心扉,教会孩子们生活习惯和与人相处。目前,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中的心理关爱服务项目已在铜梁、垫江、渝北、南岸、渝中等10个区县开展实施。

在江北区,区妇联注重引入社会组织关爱困境儿童,在全区开展的“童梦童乐·暖心行动”中,向孩子们开展“五送”服务,探索“妇联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的帮扶机制。江北区妇联还组织16岁以上的困境儿童,自愿参与街道的居家养老、文明交通劝导、百姓衣橱等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帮助儿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独立、自信、负责任的品质和自我照顾、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永川区重点探索“妇工+社工+志工”心理辅导工作模式,建立一个中心,采用社会工作方法和心理学辅相结合的“两种工作方法”,努力实现解决孩子实际困难、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社会化能力的三个目标;潼南区梓潼街从2008年起关爱困境儿童,除经济和物质上的帮助外,每年“六一”街道都会组织困境儿童一起过节、做游戏,一起包饺子。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重庆市妇联困境儿童关爱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妇女报记者从各区县妇联提供的对比照片上看到,曾经蓬头垢面的孩子学会了自理,曾经胆怯的孩子学会了微笑和与人相处,曾经的叛逆男孩成了孩子们的知心哥哥。

重庆市妇联主席丁中平对这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向中国妇女报记者做了这样一个评价:“孩子们的每一点变化和每一张愉快的笑脸,都是对困境儿童关爱项目的肯定。为了让困境儿童感受到爱和关怀,让他们成为自信、自立的人,各级妇联人所做的每一分努力,都值得。”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