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记者王蓓 发自北京 “医疗工作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服务工作,医疗从业人员面临着比常人更大的压力,长期处在‘过劳’状态,医务人员的个体因素可能导致医疗差错的发生。”全国人大代表、医务工作者王凌认为,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亟待关注。
据统计,2014年全国总诊疗人次78亿,大医院九成以上的医生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60%的医生每天接诊超过60位患者。“压力大、休息时间少”已经成为医务人员的普遍状态。
医学技术的进步给患者带来了“超越正常”的期许,但是医学并非是完美学科,不能解决生死的问题。近年来,伤医、医闹事件不断出现,医患关系紧张,医生普遍心理负担过重,职业倦怠情绪日益严重。
另外,医学也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科,新的理论、学说、新的治疗手段,每天都有进展、更新,也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不断学习。
“医护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守护神,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无法为人民大众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王凌建议:
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修改为“对符合带薪休假的职工强行带薪休假”,真正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加强政策引导,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加入医疗队伍;增加医生辅助人员,让医生专注于医疗工作,既提高了效率,又提高了医疗质量,充分发挥医生的学术价值;呼吁媒体加强舆论引导,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落实分级医疗制度,充分利用基础医疗资源。常见病、多发病争取在基层医院治疗,大医院主要承担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既减轻了大医院的工作量,又能充分利用基础医院的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