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记者 耿兴敏
一篇名为《消失的女生:国内学术机构性别问题调查分析报告》的文章,目前正在互联网平台引发广泛关注。
文章认为,“在沿学术职业金字塔向上发展的过程中,女性的流失情况要远高于男性。因此导致了这一现象:尽管在构成金字塔基的受教育者群体中男女比例相当,成功上升至金字塔尖的男性数量则远远超过女性。”
据悉,2015年11月,调查团队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了《国内学术机构性别问题调查问卷》。在短短两周时间内,收到了超过1600份有效问卷,仅是自愿留下联系方式的受访者,就覆盖了国内外数十所学术研究机构。
作为调查发起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表示:这些问卷代表的,是对国内学术研究机构中性别问题的关注乃至感同身受,也是许许多多期望得到理解和支持的个体。希望我们的总结和分析,会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最终解决学术机构内存在的性别问题。
王立铭团队的数据分析结果之一是:隐性歧视是导致女性科研人员流失的部分原因。比如导师评价,比如身份认知等等因素。
中国妇女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类似的“隐性歧视”并不鲜见。
一位男性科研人员表示,女性能不能搞科研,这是个伪问题:女性当然和男性一样聪明,科研可以做得一样好,但男的没有办法替女性生孩子。
这位男性科研人员,是国内某重点大学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导师,他直言,如果聪明的女孩子为了证明男女平等都去当科学家,那么几十年后,既没有男科学家也没有女科学家了。
“只有居里夫人那样的超人才能工作家庭两不误。”他认为,在同等条件下,女性之所以想实现发展却面临阻碍,主要是因为家庭责任和职业理想之间的冲突很难处理。
一个在科研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极少有男性科研人员认为家庭负担会阻碍自身发展。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科技领域每年会选出杰出人才约200名,其中约10%是女性,而女院士的比例更不足5%。究其原因,绝大多数女博士毕业时已经27岁,进入科研领域不久,不得不面临婚嫁生育问题,家庭和科学不能兼得时,很多人只能忍痛放弃。
“实际上,科技领域中,女性贡献‘不会容易被看得见’由来已久。”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刘伯红认为,从全球范围看,科研领域也是性别平等需要“攻克”的“最后一块阵地”。
在科研领域,制约女性发展的“性别盲点”一直存在。
在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中,往往无意或有意地分出了男女——在评奖时,经常会有一些评委以“她是女的,年龄大了”等理由提出反对意见。
诸如此类的歧视,是导致女性科研人员发展障碍的重要因素。刘伯红认为,科学发展必须克服制度性的评价缺陷,唯有从制度和评价标准角度去加以解决,科研领域中的性别歧视才可能消除。
扫除“性别盲点”的工作,其实已经开始。
2011年,科技部和全国妇联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政府科技计划立项评审中,要适当放宽女性申请者的年龄限制。对由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承担的在研科研项目,可适当延长项目执行时间”。
同时,国家自然基金青年课题也已将女性申请年龄由35岁放宽至40岁,这被评价为“发挥女性科研力量的有益尝试”。
“这是一个开始。我们应该更加努力,推动女性科研人员的发展。”刘伯红说。”
2016年1月5日,王立铭在回应网友留言时表示,如果女性希望在职场上大有作为,仅因为她的性别本身而导致用人单位拒绝雇用或者升职,这就是歧视。同理,如果男性很享受在家做饭种花陪孩子的生活,却担心舆论压力指责嘲笑他很不爷儿们,那就是变相剥夺他的权利,也是一种歧视。”
“性别平等尊重每个个体自己的偏好和效用方程。”王立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