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12月9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环球女界 不仅仅是一个庇护所 男人为什么要强奸? 不要忽视扎克伯格捐赠中的“女士优先”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印度的女儿》制片人雷思丽·尤德文:

男人为什么要强奸?

雷思丽·尤德文(右)与黑公交轮奸案一名罪犯之母见面。她的一个儿子被判死刑,另一个儿子在狱中自杀身亡。

□ 中国妇女报记者 袁梦佳

2015年,一部原定于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当天在印度和英国等国播放的纪录片,最后没能在印度上映。

这部名叫《印度的女儿》的纪录片,再现了2012年骇人听闻的德里公交车轮奸案:印度女医学实习生乔蒂·辛格·潘迪和男性朋友在德里南部看完电影后,于当晚8点30分误上了一辆不在当班的公交车,后被公交车上7名男子以残暴手段轮奸,后送医院抢救未果死亡。

纪录片由英国著名女制作人雷思丽·尤德文历时两年制作完成。近日,该导演来到中国,中国妇女报记者与雷思丽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听她讲述了电影背后不为人知的摄制故事。

何时开始关注性别平等问题?

讲话铿锵有力,谈吐言简意赅。这是今年57岁的雷思丽给中国妇女报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雷思丽出生在以色列一个犹太人家庭,职业生涯从英国伯明翰开启,后在伦敦从事电影制作。她非常擅于拍摄提倡改革的政治题材电影,《谁炸的伯明翰》让她一举成名,并让当局重新审视该案,使坐冤狱17年的6人最终得以释放。她的制作公司出品的刺客电影故事系列片,其中《西就是西》《老娘闹革命》和《东就是东》获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英国影片奖,以及世界各地其他35项大奖。雷思丽自己也获得伦敦影评人协会颁发的最佳英国制片人奖。

纪录片《印度的女儿》讲述了一位少女悲惨的、引发社会变革的案件。此案在印度全国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抗议,并且使印度社会开始思考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纪录片中,导演雷思丽做了史无前例的独家采访,雷思丽自言从一个很浅窄的视点切入片子——“为什么男人要强奸?”

故事穿插讲述了6名强奸犯成长的社会环境,记录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和他们的精神状态。影片审视了这些普遍存在于印度和全世界的针对女性的强奸和暴力现象,并且以乐观和激昂的态度呼吁世界的改变。

雷思丽说,只要世界各国有关女性被强奸的新闻她都会关注。因为,她自己就是受害者, 18岁那年,她不幸遭遇强奸。

2012年,当她看到“印度爆发了史上最为激烈的反性暴力游行:普通男女史无前例地走上街头抗议,日复一日地直面政府包括催泪瓦斯、警棍和高压水枪在内的残忍镇压,呼吁保障妇女安全”时,她决定不再沉默,借助电影的力量,折射出这些普遍存于印度和全世界的针对女性的强奸和暴力现象。“我不想只看着别人行动,我自己也要做点事情。”雷思丽开启了纪录片创作,呼吁世界关注并改善性别不平等问题。

3年后,她的第一部纪录片《印度的女儿》诞生,并在世界各地广受好评并引起关于男女平等和女性权利的全球性讨论。影片获Biogra film节当代生活最佳电影观众奖。雷思丽同时荣获国际人物广播公司成就奖年度电影制作人大奖。她说:“电影是很有力的武器,《印度的女儿》上映后,有6名男士被告,被判入狱17年。”

探究强奸犯屡禁不绝的原因

但最终,《印度的女儿》在印度遭到了禁播。

2015年3月3日,当得知印度下令禁止播放《印度的女儿》时,雷思丽曾给七名律师打了电话,他们都建议她尽快离开印度,因为她很有可能会被印度警方抓捕。

“他们觉得我让这个国家蒙羞。其实这非我的初衷。”雷思丽说,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们自称‘我们有最棒的文化,这个文化里没有女人’。这就是强奸犯屡禁不绝的原因。重男轻女已成为整个国家的心理疾病,男女比例失衡造就了印度的多种社会问题,比如强奸。尽管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曾在今年1月发起一场名为‘拯救女儿’的全国行动,但性别歧视在印度已根深蒂固。”

虽然印度宪法中有关于性别平等的规定,政府也推动出台过包括死刑在内的更严厉法律,严惩性犯罪者。但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警察甚至家人往往要求受害女性保持沉默,社会中充斥的男权意识让这个国家的女性们蒙上“不反抗就不会死”的阴影,处决性侵犯只会让未来的被害人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为了怕被揪出,嫌犯可能会选择杀害被害人。

改变要从娃娃开始

“强奸犯已经没救了,他们不再是人类。改变这一社会现状要从幼儿教育开始。”雷思丽说,“对强奸犯的感化不起任何作用。他们的家人不会站在女性角度思考问题。我甚至一度把自己置身成他们的同类,试图理解他们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随着采访的深入,我发现他们意识不到生命的价值与平等,更不用说去尊重生命。这种疾病发生于性别尊重的缺失,不仅仅是几个苹果腐烂这么简单,而是从根部开始溃烂。”

目前,雷思丽还任职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全球教育使命(平等教育全球行动)顾问。采访中,她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第二天她即将飞赴非洲,与15个非洲国家的教育部长开会讨论对3~5岁孩子进行性别教育课程问题。

雷思丽认为,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没有教他们从内心去体会别人,为他人着想,就不能避免性别不平等这样的问题。研究报告显示,孩子在6~7岁时,思想和性格就已形成,所以改变孩子思想和性格要从3~5岁着手。

雷思丽介绍,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正在着手从非洲国家入手,对3~5岁孩子进行性别平等课程教育。这是心理学、教育学、人权专家一起创造的新课程,现有18个国家已承诺接受并在本国纳入这项教育课程。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