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阐释
11月25日~12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消除性别暴力16日行动。消除性别暴力,不仅包括消除屡见不鲜的家庭暴力,更包括一切形式的针对某一性别的暴力。今年联合国妇女署提出的反暴力口号是“对女性和女童的暴力并非宿命,可以避免”。为什么不是宿命?如何得以避免?为探究这两大关键性问题,《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邀请专家从受暴者及公众日常生活着手,探寻改变暴力的行动策略。
从受暴者角度分析,家庭暴力受害者不离开有着社会文化、利益机制以及心理状态三方面的原因,专家认为,反暴力不能仅停留在倡导阶段,重要的是行动。为此,应发挥制度在消除暴力领域的强制作用及制度文化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在社会资源上向妇女和女童倾斜。
从公众日常生活着手,反暴力需要多方努力:反思、抵制消费女性、歧视女性、鼓噪性别暴力的媒介内容;让施暴者获得相关教育,得到相应心理支持和服务;让男性更多地参与到性别平等倡导队伍中来……
反性别暴力,不仅需要少数有志者年复一年的努力行动,更需要全社会早日形成对暴力“零容忍”的社会共识。
家暴受害者为何不离开:从文化、心理与社会视角分析
诱使受害人面对暴力侵权选择哑语、失声和逆来顺受,可以从社会文化、利益机制以及心理状态三方面加以分析。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实际上是性别压迫和性别歧视权利关系的文化刻录;从社会利益链条的角度审视,针对妇女的暴力是维系男权和夫系家庭关系的利益工具;再次,从心理状态看,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侵权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检讨自己,并被引入为了家庭要牺牲自己的误区。为此,应从三方面努力,让更多的妇女从暴力关系中摆脱出来,迈出离开的步伐。
■ 丁娟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反对暴力包括家庭暴力,特别是针对妇女和儿童暴力的呼声席卷全球,一浪高过一浪。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专门立法反对家庭暴力。与此同时,妇女权利是人权,家庭暴力是社会公害的文明价值观也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扶弱济困、关注民生民本的重要理念。
但是,在现实社会文化、利益关系的共同作用下,家庭暴力的丑恶行为、违法犯罪行为依然时刻发生。据有关方面调查,在许多国家,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往往高达30%以上,家庭暴力的受害者90%以上是妇女、老人和儿童。
这么高的暴力现象,这么多的受害者,又有这么强大的制度支撑,何以许多受害者宁愿选择沉默、弃权,而不从家暴的关系中摆脱出来呢?在很多国家的法律中,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但数字表明,在遭受暴力侵害的妇女中,只有18%的人表示想离婚,而真正行动的恐怕比例更低。
受暴者不离开的原因分析
有一项关于家庭暴力受害者不离开的调查显示,不离开的表面理由如下,一是穷困羁绊,二是子女反对,三是亲人调解,四是施暴人威胁等。来自现实的报告也显示,有70%的暴力谋杀发生在受害人离开之后。
究竟是什么原因,诱使受害人面对暴力侵权选择哑语、失声和逆来顺受呢?我们可以从社会文化、利益机制以及心理状态三方面加以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看到家庭暴力受害人不仅是妇女,也有可能是其他的性别。一般来说,当家庭矛盾累积,甚至掺杂暴力行为时,人们并不主张即刻行动,打破原生态家庭关系。有一些文化,如面子文化、中庸文化、家族文化等,就在现代家庭关系调适中发生排异反应。这些文化,不仅对女性,对其他性别也一样,都在有形无形中麻痹着受害人抗争的斗志,削弱着他们对人格尊严以及婚姻新生的追求。
之所以特别强调针对妇女的暴力,一方面是基于数量聚合的现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针对妇女的暴力不仅更加普遍,而且还更加残暴、更加灭绝人性。
首先,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实际上是性别压迫和性别歧视权力关系的文化刻录。有很多观念违反了社会正义和弱势者受关怀的人性立场。这些文化将家庭暴力的起因,归类为妇女的“挑衅”、低素质,或认为应该调教妇女,使妇女接受夫系家族的教化。如“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打你是为你好”等等。
其次,从社会利益链条的角度审视,针对妇女的暴力是维系男权和夫系家庭关系的利益工具。在文明历史的求索中,人类却构建了许多的野蛮制度,包括性别压迫和歧视。具体到婚姻家庭领域,妇女沦为男人的性奴和生育工具,这不过是妇女社会地位沦落,成为社会与家庭双重奴隶身份的集中写照。妇女面对自己人权和尊严的失落,自然要抗议和奋争。为此,男权社会便构筑了坚固的利益防线。在文化领域宣扬贞操观、男天女地的同时,构建了女性不得离异、母以子为贵的利益链条,来强化文化,实施性别统治即男权统治。
这些文化和利益的威逼引诱,目的就是让社会和妇女共同接受家庭暴力宿命论的传统,接受女性生性恶劣、卑贱、无知的强加意识,进而将性别压迫和歧视文化内化,融入社会的语言、血脉和妇女的精神世界,为男权和男性的优先发展鸣锣开道并构筑利益机制。
再次,从心理状态看,按照如此逻辑,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侵权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检讨自己,并被引入为了家庭要牺牲自己的误区。与此同时,社会对走出家暴妇女的后干预也十分险恶,一是离婚后的妇女“价格”看跌,在婚姻市场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二是对施暴者的离婚恐吓和离婚后的继续骚扰,立法和社会干预十分乏力;三是利用母亲的舐犊之情对离婚家庭的子女误导,使子女形成后妈惧怕文化,将离婚与自我堕落强行链接,依此消磨家暴受害者的摆脱意识和行动步伐。
让受暴者离开的行动建议
为了给妇女、女童包括全人类一个没有暴力的生活空间,联合国将每年的11月25日,作为“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并进行连续16日的倡导。在今年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联合国进一步将取消针对妇女和女童的暴力,作为专门目标列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同期召开的联合国全球妇女峰会上,有70多个国家承诺推动性别平等,其中共识性最高的就是消除暴力,联合国妇女署还将每个月的25日作为反暴力“橙色日”,今年的口号是“对女性和女童的暴力不是宿命,可以避免”。
在中国,为了加速性别暴力的消除,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社会联合以及公民共同行动的进程都在不断加速,为妇女不受歧视、共享发展营造更好的未来。但是,反家庭暴力,不能仅停留在倡导阶段,重要的是行动。其中,让更多的妇女从暴力关系中摆脱出来,迈出离开的步伐,是重要环节。
首先,要加强立法、政策建设,发挥制度在消除暴力领域的强制作用。有数据显示,在因家庭暴力提起的离婚诉讼中,认证十分困难,被确认比例只有7%。
其次,要向家庭暴力的暧昧文化宣战,除了发挥制度的强制性,还应发挥制度文化的引领作用。还要将反对家庭暴力,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把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尊重妇女生存与发展权利与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相结合,整合资源,共同推动。
第三,要在社会资源上向妇女和女童倾斜,为摆脱家庭暴力过程中的“三难行为”创造条件。网络调查显示的摆脱和离开家庭暴力“三难”为三个“离不开”:即“越贫穷越离不开、配偶越坏越离不开,受害者越自卑越离不开 ”。其中,让受害者心理强大,是一个离开家庭暴力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受害人心理足够强大,有资源离开家庭暴力伤害,需要在改造社会文化的同时,研究受害人不离开的原因,在文化和利益上进行系统干预,如完善政策、建立避难所、提供针对性经济帮助,鼓励妇女自尊自立,摆脱心理依附等。这是一个推动妇女找回尊严和权利的过程,更是倡导和实施社会正义和公正的过程,需要每一个人从我做起,对家庭暴力、一切暴力说“不”。
(作者为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
亦平专栏
怎样才能让反对暴力、倡导平等的声音成为日常?其实人们也可以创造很多这样的机遇。在巴西,年轻人创建了这样的网站,邀请大家分享他们在人生中第一次遭受暴力的经历。总有一些人,有男人也有女人,选择了去做这艰难的挑战工作——改变暴力文化的日常。在这个性别平等的革命中,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获得解放,才算真正完成了最终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让一个人掉队!
让反对性别暴力日常化
——从一档广播节目说开去
前两天乘坐出租车,司机一路上津津有味地听着一档据说在某北方城市很火的广播节目。节目内容基本上就是一位男性主持人接听男性听众的热线电话,咨询家庭和亲密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和困惑。比方说:妻子不想生小孩了,感情不好要不要离婚呢这类的。听了一会儿,我的脊背飕飕发凉。首先,不管啥电话,主持人先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然后就开始各种性别歧视和暴力言论:他不给你生孩子你就跟他离婚呗,再找一个呗,谁生的孩子不都是你的孩子吗?都得跟着你的姓……她出轨了你还留恋个啥?你还是个男人吗?这个女的就是欠揍……恕我在此不一一列举。据出租车司机说,同一个城市类似这样的电台节目就有两档,都非常火呢。然而在我听起来,这些非常火的节目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隐忧。我想问的是,这类节目公然散播性别歧视的言论,难道就没有听众抗议过吗?这种公开鼓噪性别歧视和暴力的言论,竟然是由公共媒体资源来支持和赞助的吗?并且还把它当作卖点和噱头。
当我把这个消息发在微信朋友圈里,引来大家纷纷吐槽。一个家住该城市的朋友说,哎呀!我爸爸天天听这个节目呢。另一位朋友说:电视台上各种“调解”节目也大多如此。好歹看到有一集老娘舅痛斥家庭暴力的施暴者,还把家庭暴力解释得好清楚。没过几集,同一档节目中又说“贞操是女生最好的嫁妆”了……
反暴力日常化实践探讨
看到这些消息令人不免寒心。因为这一天是11月25日,是联合国“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是全球各地人们开展反暴力16日行动开始的日子。我的微信圈也都被相关的信息刷屏了。新闻报道说:全国妇联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联手,在熙熙攘攘的火车站电子屏幕上打出了反家庭暴力的信息;长沙出台了家庭暴力的禁止令;在大学里学生们用举办讲座、演出反暴力戏剧的形式,说出对暴力的愤怒和对权利的诉求。
也许只有在每年的11月25日、3月8日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对妇女的暴力问题才会得到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但是其他的日子里呢?恐怕还是那些消费女性、歧视女性、鼓噪性别暴力的媒介内容占据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吧?那么,怎样才能让反对暴力、倡导平等的声音成为日常呢?其实人们也可以创造很多这样的机遇。在巴西,年轻人创建了这样的网站,邀请大家分享他们在人生中第一次遭受暴力的经历。对于很多受暴者来说,这是他们向暴力行为宣战的一种方式。说出它,让人们看见它,让暴力成为过街老鼠,而不是让受害者生活在羞辱和阴影中!
在那个很火的广播节目中,来自男性听众的困惑也在告诉人们:男人并不总是希望选择用暴力去解决问题,他们也渴望沟通和交流,与伴侣共同去享受和守护家庭或者亲密关系。但是这个社会没有给男人和女人这样的教育,也很少有这样的心理支持和服务,于是他们把这样免费的热线节目当作一个求助的平台。可惜的是,在这里他们很少得到想要的帮助,而是如何做个“真正的爷们儿”的说教,如何用自己的性别优势去“征服”女性让她们乖乖就范而不是平等协商的办法——在一通“厌女症”的发泄之后,受害的不仅仅有被误导的咨询者,被性别刻板印象和“男性气质”强化洗脑的听众们,它还消解着社会各方在消除性别歧视和暴力方面的持续努力。毕竟,去强化一个固有的观念比起去挑战它要容易得多!
改变暴力文化的践行者
幸好,总有一些人,有男人也有女人,选择了去做这艰难的挑战工作——改变暴力文化的日常。就在“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的前一天,我在一个有关性别平等的会议上见到了来自加拿大的托德·米纳森先生(Todd Minerson),他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白衬衫,系一条橙色的领带,连衬衣袖扣也是橙色的,看起来有些“扎眼”。橙色代表着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他来自加拿大的白丝带组织,这个国际组织由男士组成,支持性别平等、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在中国也很有知名度。我问他作为一个男性参加妇女权益的会议有何感受?他说:“我从事这个工作是因为受到了两位女性的影响。一位是我的母亲,她总是教育我说,男人可以像女人一样坚强。另一位女士也给了我很重要的建议。她说,支持性别平等,男性不需要去占领女性的舞台;相反,男性应该去走进自己的社群,告诉男性应该如何改变。”作为一名男性,托德时常提醒自己在社会中因为性别优势而获得的不应该有的特权:“我从事性别平等的工作与很多女性共事,这份工作也给了我很多荣誉和机会。我是市政府的性别平等委员会的委员,有一次我去市政厅开会,保安是一位女士,她看了我的证件又惊讶又钦佩地说:‘你作为男性能为女性权利工作,你太棒了!’我听到这句话心里有点惭愧。站在我身后的那位女士,也是性别平等委员会的委员,也同样来市政厅开会,她从事这个工作比我的时间还长很多。但是保安对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因为她是女性,做这个工作好像是理所当然的。我对女性同事和战友给予我的支持、鼓励和荣誉总感到受之有愧。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断提醒自己——我的工作就是更好地动员男性参与到性别平等的工作中。”
托德先生的话很好地为联合国倡导的“He for She”运动(为她我能!是联合国发起的男性参与性别平等的运动)做了注解。男性参与性别平等和反对暴力的事业并不是为了女性,更是为了男性,为了所有人的平等、尊重、安全和权利。
一位朋友告诉我说,在华北地区还有一档节目,路数与上述的节目如出一辙,就是骂观众/听众,不过是“女版”的,内容主要是骂“直男癌”(所谓男性中具有深刻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歧视的人),也同样长红不衰火了快十年。这个节目我还没有听到过,不敢妄加评论。但是不管是辱骂男性还是歧视女性,都跟我们所倡导的性别平等渐行渐远。
有人说妇女解放是最漫长的革命,我想它之所以漫长,是因为在这个性别平等的革命中,只有当每一个人——无论是什么性别——都获得解放,才算真正算完成了最终目标。就像联合国刚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强调的: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让一个人掉队!——Leave no one behind! (作者为性别问题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