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调查显示,到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只有38%的人是单纯的躯体疾病,其余人群都是心身疾病或心身障碍。一个人在人生早期与父母建立的人际关系,会内化成为其人格的内部关系,并会投射到外在的人际关系当中。有时身体上的不舒服,可能是“病由心生”。
■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宋崇升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与患者接触大多是在门诊或病房,但也有例外,我曾经和一位躯体化障碍患者做过邻居。
那是多年前,我还在职读研,暑期我在单位附近的小区里租了一个房间。听房东说隔壁住着一位30多岁的单身老师,因为身体不好,一直在家休养。
晚上我与朋友出去应酬,回来后这位老师就对我抱怨说,自己一直神经衰弱,睡不好觉,我回来太晚,开门关门的,影响他睡觉,要求我以后在子夜前回来。恰好第二天我有事没有回出租房,可次日回家之后,那位邻居依旧说自己昨天晚上又没有睡好觉。我解释说,自己根本就没有回来。邻居说,我不知道你不回来啊,我就等你开门的声音了,所以一直睡不着啊!我听了哭笑不得,同时暗想,这个人心理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后来,他偶然知道了我是精神科医生,主动找我聊天。我才知道,原来这位邻居自幼是孤儿,是养父母将其养育成人。他打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与养父母的关系很差,如今已互不往来。大学毕业后,他去私立学校当老师,经常挑剔单位和同事的毛病,单位里干脆没有人和他说话了。渐渐地,他总觉得胸闷气短,喘气不够用,一呼吸就感觉背部的肌肉酸痛不适;有时候觉得胸部的皮肤有刺痛感;睡眠也越来越差,情绪也经常不好。在北京各大综合医院进行了各项检查,都没有发现确定的病变,最后他只好辞职在家休息了。
邻居的“疾病”,从心理学角度专业的诊断叫躯体化障碍。顾名思义,这种心理疾病通常表现为出现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可涉及身体的多个器官,比如腹痛腹胀,恶心反胃;或大便次数多、稀便;或是胸闷气短,胸痛;或是排尿困难、尿频;或为皮肤症状,以及肢体或关节疼痛、麻木,或刺痛感等。患者通常存在一定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常伴有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及家庭关系方面长期存在的困难或障碍。上述症状带来的不适和痛苦,往往促使病人不断求治,进行各种检查,但躯体检查结果往往没有发现异常。
邻居接受了我的初步诊断,也接受了我的一些建议,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并和朋友保持一定交往。很快暑假结束了,我的租期也到了,于是暂别了这位邻居。
可两个月后,邻居突然住院了!他躺在病床上告诉我,前一天他突然感到心慌紧张,四肢发抖、出汗,心跳得快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当时他以为自己得了心脏病,立刻让旁边的人打了“120”。我问他心电图检查结果怎么样?他说没发现什么大问题。我立刻想到了这很可能是一种急性的焦虑发作,专业术语叫惊恐障碍,而不是心脏病。
一周后,邻居发来短信说:“我经过检查,发现只是心眼小点,心脏的血管不小,以后要开始新的生活”。可又过了两个月,他来到了我的门诊,精神倦怠,情绪低落。检查后,我给他开了抗抑郁药物。
转眼到了那年年底,邻居给我发了条短信,说自己仅是我的一个患者,责怪我给他做了“躯体化障碍”的诊断。自从朋友们知道了他患的是心理疾病,都不愿意再借钱给他。我回复他:“我不只是把你当做患者,更是朋友!”这条短信之后,他没再联系过我。
和这样的患者近距离地做了“朋友”,使我对这类疾病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有些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在患病之前最突出的表现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及人际关系障碍。就像这个邻居,在他幼小的时候,与养父母关系不好,也就是说在一个人心理发育的早期,他就没有学到如何与他人建立、维护一些良性的人际关系,而认为身边的人都是有敌意、苛刻、不友善、不安全的,因而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就会把与养父母那种不良的人际互动模式带到新的人际交往中。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内心深处他看谁都像他的养父母,都觉得别人亏欠他或对他不够好,因而容易挑剔、指责、抱怨别人,让人觉得很难相处。而恶劣的人际关系又让他的内心孤独、郁闷、烦躁。于是他的内心总是矛盾重重,冲突不断,蓄积了很多不良情绪。这些情绪由于缺乏通畅的人际关系而难以排遣,慢慢就会转换成身体的各种不适感,似有实无,难以摆脱。
中医有个说法,“不通则痛,痛则不通”,原意指的是如果身体的气血不通,则会出现疼痛的症状;而这个观点也同样适用于心理症状。一个人在人生早期与父母建立的人际关系,会内化成为其人格的内部关系,并会投射到外在的人际关系当中。如果人格的内部关系是不通畅、有冲突、有阻塞的,那么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也会是矛盾重重、疙疙瘩瘩的。如果这种关系持续处于阻塞的状态,当事人无法化解,就会转变成躯体的疼痛症状,即躯体化障碍。但这种疾病是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往往去综合医院当作身体的疾病去就诊,最后实在查不出毛病,又心有疑虑,才会去找精神科医生。而且由于患者自幼形成的思维模式和人际互动模式,改变起来并非朝夕之功,最主要的是,患者需要有改变的动机,否则医生再努力也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