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11月29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新女性周刊 农情简报 真情问民意 细心干实事 “女性智慧课堂”进乡村 调整种植结构 破解粮价困局 庆丰收促和谐 为村官述廉叫好 二十年探索 生态养猪成样板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调整种植结构 破解粮价困局

□ 中国妇女报记者 史玉根

今年入秋以来,受国内外消费需求增长放缓、替代产品进口冲击、国家粮库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三大主粮价格普遍下跌,特别是玉米价格下跌幅度较大,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农民卖粮难的现象。11月1日中国妇女报新农村周刊以《粮价走低,种田困局待破解》为题,对此作了报道。

专家预测,粮价低迷的局面还会维持较长一段时期,甚至成为常态。许多专家提出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等办法来破解这一困局。那么,国家层面的战略性调整将如何实施?广大种粮户又该如何灵活应对?

国家部署:转方式调结构

近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报道,2016年,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将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计划减少玉米种植面积近40万亩,改种大豆、杂豆、水稻和高粱。该局负责人表示,将针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不断转方式调结构,力争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农户持续增收。

调整东北等主产粮区的玉米种植结构也是国家层面上的战略部署。在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储粮总公司联合召开的“当前粮食相关政策新闻通气会”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介绍说,当前玉米供大于求,库存大幅度增加,东北是玉米传统产区,库存压力更大,今年,当地已经调减高纬度、干旱地区玉米面积300万亩,改种耐寒的大豆、杂粮、薯类等作物。下一步,农业部将大力推进“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等玉米非优势产区)的玉米结构调整。

据介绍,明年“镰刀弯”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将调减玉米1000万亩以上,并将逐省落实任务,选择好替代种植作物,确保结构调整有力有序推进。此外,今年安排3亿元资金在“三北”地区开展“粮改饲”试点,推进农牧结合。同时,安排专项资金在黑龙江省北安市等四、五积温带地区开展粮豆轮作试点,探索用地养地结合的种植模式。

潘文博说,目前农业部正在考虑“十三五”时期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一些思路和目标。

发展优质粮食,参与国际竞争

虽然今年普通主粮价格普遍下跌,但国内粮食市场并非哀鸿遍野,许多地方的优质粮食价格仍然保持了稳定。据介绍,由于近年来大力实施了“健康米”工程,吉林省水稻优良品种种植比例不断提高,该省今年水稻产量稳定在120亿斤左右,收购平均每斤价格高出国家最低保护价0.2元左右,而且90%的优质水稻都流向了市场。

专家表示,提高粮食品质、扩大种植面积,并参与国际竞争是应对国际国内粮食市场变化的一项正确选择。如今,国内城乡居民早已告别温饱状态,对粮食消费的要求层次更高了,过去被当成“奢侈品”的优质粮食,如今已成为绝大多数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优质粮食特别是大米的种植规模还不大,在国际市场也缺乏竞争力。

那么,中国优质粮食特别是大米是否毫无前景?事实并非如此。在今年8月召开的中国优质稻米发展研讨会上,江南大学教授、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会长姚惠源认为,中国稻米品质不输世界优质稻米,中国也完全有可能生产出具有世界品质的优质稻米。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也表示,中国东南西北都有适合水稻种植的区域,稻谷优良品种非常多。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过科技创新,中国完全有能力生产、加工出世界品质的优质稻米。

事实上,中国的优质粮食特别是大米的品种和品牌并不少,比如中国香米、丝苗米、五常米等等,发展的空间还很大。专家普遍认为,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参与国际竞争,不但可以应对粮食价格走低的形势,还可以惠及广大种粮户,提高他们的种粮积极性,保障中国粮食的安全。

扩种五谷杂粮,主动适应市场

近日,在浙江农博会上,五谷杂粮成为一大亮点。大豆、赤豆、黑豆等有机旱粮产品,以及用马铃薯、番薯、玉米加工制作的食品,颇受顾客青睐。嘉兴市明星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国良介绍说,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主食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他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便联合周边102个农民,组织成立合作社,将300多亩旱地用来专种杂粮。今年入秋以来,他们的杂粮和加工产品一直热销。

自发、主动调整种植结构,是许多种粮户应对市场变化、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策略。河北藁城区宜安村种粮大户于波根据自己的经历说:“种粮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赚钱。”从2012年开始,于波流转了6000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但效益一般。在进行市场调研时,他发现近年来小米价格持续走高,今年便尝试种了几百亩谷子,结果亩产收入高出玉米300元左右。

据专家介绍,我国是多种小杂粮的起源中心和主产地,而且优良品种众多,杂粮曾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甚至被人们忽视。专家认为,如今,人们再度认识到了杂粮的价值,市场需求逐年增加,杂粮应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重新占据重要地位。

面对当下的粮价困局,专家呼吁,各级政府,尤其是主管农业生产的农业部门、主管粮食流通的粮食部门,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及时公布粮食市场信息,让农民知道什么粮食品种畅销,什么粮食品种滞销。广大农民也要主动适应市场,按需生产,使产品适销对路。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