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昂
“合”——一人一口。“合适”——拆开了就是一个人一个说法的舒适。我想。对于100个人来说,合适有100种不同的解释。也许对于某些人来说,合适就是两个人能在精神上说到一起去;对于某些人来说合适就是两个人对生活有一样的爱好;甚至对于某些人来说,合适仅仅是两个人有一样的吃饭口味,仅此而已……
而在爱情中的合适,应该是有四个方面的:物理条件上的合适、职业发展上的合适、生活相处上的合适、生活期待上的合适。
物理条件上的合适
这种合适最好理解,所谓的门当户对。这一点都被广大操碎了心的控制性父母们念叨烂了:对方有房吗?有车吗?有存款吗?在哪工作?身高多少等等。
这些条件虽然看上去有些功利,但说实话,还真是有些重要。比如说,你能否接受对方的经济状况,而不是为了爱而忽略?你能否接受对方的相貌,而不是为了车与房等而忍耐?毕竟这是爱情的现实基础,你真的需要在走入爱情、婚姻前考虑清楚并做好准备。
这部分是爱情的基础,但是这不是爱情的全部。如果你把合适仅局限于这个层面的话,那么显然你的爱情就成了一场买卖。我认为,那些只关注子女恋爱对象物理条件合适与否的父母,还真不是特别对子女负责。好的经济基础确实可以让婚姻生活过得好一些,但是婚姻对人灵魂的滋养,确实是不太能用钱来实现的。
职业发展上的合适
这种合适指的是双方在婚后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理念上,有着相似的认同。如果忽略这方面的话,还真是一个挺麻烦的事情。比如说,一个事业型的女性,在结婚前忽略了自己的男友是一个特别传统且不愿那么拼搏的安稳型的人,那显然会产生矛盾。可以想象,光是要不要孩子以及该什么时候要孩子,就是个很头疼的问题了。
同样的,这也仅仅是爱情的一部分。这部分合适,能给予你一个“志同”的爱人,但是后面还有一部分叫做“道和”。你可以想象,如果两个人只在事业发展上一致的话,那也是不完善的。比如,两个都非常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结了婚,他们工作起来顺风顺水,都能给彼此在事业发展上以支持,但是两人为了事业都不愿花时间做家务,这样的家还能维持下去吗?
生活相处上的合适
这种合适指的是双方在生活细节的相处上,是否有相似的看法和互相认同的作风。比如说,你是否认同抠门到死的“勤俭”作风?你是否喜欢撒娇以增添情趣的爱情体验?你是否认同经常携友出游、聚众游玩的生活方式?你是否认同随意邋遢、不爱收拾屋子的习惯等。这部分直接指向两个人在如何生活上的理念与做派,如果不认真对待,想把这些都留给婚后的“沟通”来解决的话,那么这些“小不适”就可能酿成大问题。不少离婚案例表明,很多离婚的原因并不是因大不了的事情导致的,而恰恰是因鸡毛蒜皮的小摩擦不断酿成的。
相反的,如果你的爱情“合适”仅局限于这部分的话,那显然也是有缺陷的。仅仅有相同的生活习惯显然不足以维持婚姻的稳定长久。
我不太认可这句话——婚姻就是平淡的过日子。婚姻的一部分是过日子,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别的东西,比如说精神世界、共同理想等等,这些都很重要。如果你真的想体验两个人天天大眼瞪小眼、吃饭睡觉而已的生活,不用结婚,直接去火车站买一张长途卧铺票你就能体会到了。
生活期待上的合适
这种合适指的是双方是否对生活的方式、走向和未来有着类似的看法和期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观。你希望自己的生活是忙碌而充实的,还是浪漫华丽的?抑或是平淡安稳的?
在这点上,两个人不可能有着完全相同的看法,但至少要有彼此都能接受和认同的方法。如果让一个对生活特别充满诗情画意的姑娘,嫁给一个平淡是真、安稳踏实的男子,不难想象两人的生活中会有多少冲突。
仅局限于这个层面合适的话,是最不稳定的爱情,这点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仅有精神上的交流,而缺乏其他方面契合的爱情,会让人有一种特别空洞的感觉。这种爱情不很真实,但是很诱人。这种状况意味着,你将体会到一个虽然让你特别向往、但是会遇到很多挫折的爱情,维持的难度会很大。
缺少的合适层面需要用心培养
其实,上述四个层面的合适,就是在积极心理治疗理论中所总结的关于生活的四个维度:身体维度、工作维度、人际交往维度和未来精神维度。这四个维度对于生活来说,缺一不可;对于爱情来说,上面四个方面的“合适”也缺一不可。因此,如果你希望找一个合适于你的另一半,请仔细思考,你们在这四个方面是否都有部分合适的点,再做抉择。
当然,并不是说如果缺一两个部分,你就要和他说,对不起,我看了一篇文章,一个咨询师让我和你分手。事实上,合适并不是说一定要找到一个100%和你一模一样的人。
“合适”不是一个对或错的开关,而仅仅是一个百分比的尺度。也就是说,你真的找不到一个绝对合适于你的人,也许你只能找到一个在2~3方面和你合适的人。剩下缺少的合适层面,可以通过你们两个人在未来的相处中用心去灌溉、培养、磋商。所谓的夫妻相,也应当是长久相处、相爱的结果,而并不指的是让你去找一个你的异性克隆体。但重要的是你们知道,迟早有一天,你们可以在4个方面都找合适的点,这样才能让你们的爱情走得稳定,走得长远。
(作者系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