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11月19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教周刊 综合 父母的倾听才是真正的爱 教会孩子适度消费 要当“导师”也要当“教练” 体验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学生校外赊账 大学生“血拼”双十一

教会孩子适度消费

量入为出、有钱花在刀刃上的意识,不是到了成年才培养的。所幸的是,有些家长已经在这方面着手了。

■ 中国妇女报记者 陈若葵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部分大学生为了“任性”血拼,不仅办理了银行信用卡,还在网上注册了各类消费信贷平台账号,用网贷的形式来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望。“血拼”之后,其实一些学生生活费几乎都要用来还款,吃饭便成了问题。

与大学生“拿明天的钱圆几天的梦”如出一辙的是一些中小学生消费的无节制。据媒体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一名小学生,为了获得零食和心爱的玩具、文具,竟向学校附近的小商店店主赊账,多日不还,最后店家向孩子的父亲索要,这桩借款才得以解决。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孩子手里的零花钱越来越多,乱花钱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令不少家长头疼。

孩子花钱无节制

初二学生林琳就读于北京海淀区的一所中学,妈妈每个月初给她400元零花钱,经常到中旬就花得一分不剩了,大多用于买些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品牌服饰等,需要买笔买本、同学过生日的时候,还得再额外跟妈妈申请开支。

9岁的小学生于越虽然没有固定的零花钱,但每天的花费也不少。因为年龄小,于越每天由奶奶接送上下学。奶奶表示,孩子一放学就跟自己提出要求,想去学校周边的小商店买零食,买笔、橡皮、尺子等等卡通文具,少则三五元、多则十几、二十几元。于越奶奶说,其实家里堆了很多类似的东西,但看到其他同学买,孙子也想买。为了不惹孙子不高兴,也就满足他了。

据媒体报道,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彬彬每天放学后都和同学们聚集在校外玩具店旁,短短5天工夫,买了玩具小刀、简易的遥控小汽车,还有几个200多元的悠悠球,一共花了1100元,而且,买玩具的钱是彬彬从爸爸刘先生的钱包里拿的,并没有经过爸爸的同意!刘先生介绍,悠悠球是成套的,每个都有名字,孩子们都想集齐一套在同学面前显摆。为此,有的孩子不吃早饭把钱省下来,有的以买书为名向父母要钱,还有的直接给家长施压“别人都有,我也要买”。攀比,让不少孩子在玩具、文具等用品上盲目“烧钱”。

中国妇女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多数北京中小学生都有零花钱,一个月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但无论多少,很多孩子既有“不够花”的感觉,购物的时候又大手大脚、没有节制。而且,一个月下来,他们大都说不清自己的零花钱是怎么花出去的。据了解,中小学生零花钱的消费去向五花八门,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消费方式。小学生的零用钱主要花在零食、文具用品及休闲娱乐等项目上,而中学生则更注重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比如偶像纪念章、杂志、光盘、卡拉OK等,跟小学生相比,他们还明显地多了一种人情消费,如同学过生日相互吃饭送礼物。不过,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这方面需要父母的额外赞助。

引入适度消费理念

花钱大手大脚,已是不少孩子的通病。其实,大学生们不考虑后果的网贷、步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之所以“月光”,无不与其小时候没有接受过良好的理财教育有关,他们不懂得适度消费。

量入为出、有钱花在刀刃上的意识,不是到了成年才培养的。所幸的是,有些家长已经在这方面着手了。

孙燕是一位中学老师,由于夫妻俩工作忙,女儿娇娇上学以前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直到上小学才跟父母一起生活,但为了上下学接送方便,爷爷奶奶也跟了过来。娇娇是个典型的“小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十分任性。孙燕每次制止,都会被公公婆婆劝说:“孩子就这么点要求,随她去吧。”

孙燕一直在寻找机会。她告诉中国妇女报记者,娇娇去年秋天入学不久,就提出要买Ipad,说班上的很多同学都有。孙燕开始不同意,但转念一想,何不将计就计?她对女儿说:“可以给你买Ipad,但妈妈有个建议,我们合资来买,你出一半钱,我出一半钱。”娇娇立刻不高兴了:“我没钱。”“可以攒呀,你少吃零食,少买玩具再加上你的压岁钱,不就解决了吗?”

自此以后,娇娇很少像以前那样提出买东西的要求,而是要零花钱。今年春节,她还收到1000元压岁钱,孙燕也让她自己攒着。前不久,娇娇捧着一个小盒子给孙燕看说:“妈妈,这些钱够了吗?”孙燕发现,盒子里有百元大钞,二十元、拾元纸币,也有毛票和钢镚儿。她数了数,一共是1600多元。她遗憾地告诉女儿还差一些,但她表示可以先帮娇娇垫上一部分钱买一台Ipad,以后娇娇再攒钱还妈妈。女儿乐坏了。不过,孙燕还是让女儿写了一张借条。

与孙燕不同,家长苏先生认为,教孩子省钱不如教孩子花钱。苏先生的儿子苏凯读小学四年级,虽然没有固定的零花钱,随花随要,但每个月的花费加起来至少在300元左右。苏先生觉得,这样下去,会使孩子养成随意消费、缺乏计划的习惯。于是,他和儿子商量,每月给他100元零花钱,买学习用品和零食。剩下的可以攒起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过,花的钱要用本子一一记好,不能透支。苏凯非常高兴。

钱到了孩子手里,他花起来确实谨慎了许多。到月底,苏凯拿出“账本”给爸爸看:“QQ糖3元,烤肠3元,雪糕4元,电动小飞机8元、练习本5元,自动铅笔3元……总计:58元,剩余:42元。”账记得还挺清楚,苏凯告诉爸爸:“我想把剩余的钱存起来,打算买一本电子词典。”苏先生很有成就感,当即表示,他可以赞助儿子买电子词典一半的费用。小家伙很高兴,当即表示绝不乱花一分钱。

学会计划开支

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还没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因此,家长扮演“指导员”的角色,教孩子学会如何消费、如何计划开支、如何使用零花钱。

美国儿童的手中也有不少零花钱,但是他们的钱大多是自己赚来的,比如做家务、帮助父母除草,帮邻居遛狗、给邻居送报纸等等。因为零花钱大部分是自己的劳动所得,所以在美国孩子潜意识里会特别珍惜,真正做到“把钱花在刀刃上”。

理财教育在英国中小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11岁至14岁的学生要懂得人们的花费和储蓄受哪些因素影响,懂得如何提高个人理财能力。

孩子如何花钱貌似是小事,实则是关乎一生的大事,家长不可轻视。教育孩子学会理财,懂得钱是用辛勤劳动换来的,花钱要有规划,支出要合理等等,这些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