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苑广阔
在“互联网+”之风劲吹的今天,医生上门服务日渐火爆。日前,阿里健康联合滴滴出行、名医主刀(手术预约O2O平台)合作推出“滴滴医生”免费送医上门活动。看病难问题被老百姓吐槽多年,如果将来在家就能舒服看病,真不失为一桩美事。(11月10日《人民日报》)
生病了要去医院,然后排队挂号、候诊、检查、拿药或者是预约手术,这是人人都知道的求医问药流程,但是随着“互联网+”之风的劲吹,一种变患者上医院为医生上门的全新医疗模式已经出现。很显然,相比于传统的医疗模式,“滴滴医生”的出现是具有颠覆性、革命性的。当很多人对这一全新的医疗模式充满好奇和期待的时候,笔者也不得不说,医生上门服务,患者药到病除,至少从目前来看,还更多是一种理想,难以完全实现。
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则,相比于上门洗车、美甲、做饭等等服务行业,医生有着更为严格的执业条件,医生上门服务的门槛太高,一般人还难以跨越。二则,绝大多数疾病的诊断、确诊、治疗,都需要借助专门的医疗器械,有些医疗器械还十分庞大,不可能也跟着医生上门,这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显然是短期内所无法解决的。三则,在公立医院的医生都超负荷接诊,医生“供不应求”的前提下,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上门服务。
所以说,目前的“滴滴医生”,所提供的只是一种上门咨询服务,针对的也只是那些已经确诊的慢性病患者,或者是孕妇、骨折病人等等。而绝大多数的“滴滴医生”也来自于那些业务不完全饱和的民营医院和医疗机构,只有他们的医生才有时间上门服务。鉴于以上提到的这样那样的限制,因此才说“滴滴医生”目前还只能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一种补充,而不可能成为主流。
尽管如此,还是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并且对它在未来的发展报以更大的乐观和期待。“滴滴医生”上门服务,对解决曾经备受诟病的“看病难”效果最为显著,尽管它目前还无法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但是这样的医疗理念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与此同时,医生上门服务,通过对患者病情初步的问询、检查和判断,可以引导患者到了医院以后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的科室和医生进行确诊、治疗,这实际上就起到了一个分诊的作用,既有助于患者得到更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接诊效率,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利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滴滴医生”主要起到的,还是在医生、医院和患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而随着国家在这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善,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改革的深入,这种医疗模式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势必越来越大。对此,我们有理由报以乐观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