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5年11月9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严以用权 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推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热潮 中国新闻奖颁奖报告会举行 致敬光明而宁静的坚守 “候鸟老人”三亚享暖冬 江西德安:村妇代会主任待遇有保障 “互联网+”赋能效应让妇女有事干有钱挣 卢新宁:为社会进步鼓与呼,是新闻人的最大理想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卢新宁:为社会进步鼓与呼,是新闻人的最大理想

寄语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讲述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历史上第一位女“掌门人” 卢新宁

还记得《老人与海》里的桑迪亚哥吗?不可战胜的硬汉,面对命运的抗争。尽管时间的流逝,让曾经的感动离我们远了,但还记得那篇小说里悲剧英雄给年轻的你带来的震撼吧?愈是坚强,失败愈是彻底,愈是不可挽回,愈是神圣庄严。

这种英雄主义的情怀,在半百之际,依然能在我心中唤起强烈的感情。我喜欢激情,感谢上世纪80年代,感谢那段八面来风的激情岁月,让我在精神发育时汲取了最好的营养,从此“不可救药”地打上了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胎记。

13年记者,11年评论员,1991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我成为人民日报社的一名新闻工作者。24年世事移易,工作岗位不断变化,教育记者、文化记者、环境记者、评论员,唯一不变的是激情。我相信激情会护佑生命的意义,让你所遇到的每一天有所不同,最终让你与众不同。

记者是需要激情的职业。我喜欢行走天下,曾用一个月的时间重走长征路,开了一个专栏,沿途发回《走近长征、走近一个民族的象征》等十几篇报道。三峡大坝合龙前,主动请缨去一线采访,半个月间逆江而上,有时住在猪圈边,写出一个整版报道《三峡文物大抢救》。人民日报社有极好的业务氛围,如果你写了一两篇好文章,马上就会接到鼓励电话,事后一考证,多半来自大名鼎鼎的前辈。那时,报社妇委会常主办女记者作品研讨会,总编辑都来参加,帮女记者找到个性定位。记得我的作品研讨会召开时,不过工作几年,完全谈不上“个人风格”,但当时的总编辑还是来了,足见报社奖掖后进的力度。

2004年,调我去评论部时,我还没做够记者。没想到我写的那些署着笔名的言论,会让报社老总按图索骥找到“作者”,成为我加盟评论部的“敲门砖”。可那时的我只想当好记者,便毫不犹疑地婉拒了。直到一位老领导劝我,一个人需要在更大平台上给自己更大挑战。我这才服从组织分配去了评论部,未曾想,却打开了人生的另一面。十年后作为部门主任,我给我的评论员同事们这样写道——

“我曾在教科文部做过13年记者,天马行空的记者生涯固然值得怀念,跟你们相当的年龄里我没有太多的压力,那时,驾轻就熟的工作状态,放纵着指点江山的悠游。难以置信的是,相比而言,我更喜欢评论部这种‘兵荒马乱’的节奏。排山倒海的任务日复一日地紧逼,让责任的弓弦枕戈待旦,也让世俗的欲念寸草难生。时时有必须充实自己的压力,时时有必须超越自己的理由,时时浸泡在我们时代最焦灼的矛盾中,却时时祈祷不在虚妄的表象中迷失,时时力争不在激烈的竞争中沦陷,因而时时感到理想与使命的强大存在,这难道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评论部10年,这个在一般人看来最需“理性”的岗位,如今回望,一切收获与教益,却依然拜“激情”所赐。有时,挑战也能带来激情,压力反而倒逼成长。作为新闻方阵最独特的样式,评论一直被视为人民日报核心优势,也是理所当然的男性地盘。在情和理之间,在相对理性的“他思维”与比较感性的“她思维”之间,就不能扬长避短、兼容并包吗?

其实,一个好的评论员,不仅要有理性的力度,也要有感情的温度;不仅要有肝胆,更要有心肠。做评论,比缜密逻辑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比滔滔文辞更重要的是责任担当。到评论部第二年,正赶上《人民日报》扩版,我力倡创办新闻时评专栏。当时的想法是,热点事件,往往都牵连着百姓利益的痛点、现实矛盾的焦点。党中央机关报不能不触碰热点,回避问题就是回避责任。2005年春,开栏之作《圆明园防渗的象征意义》一炮打响。两年后,当“人民时评”全票当评“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让我们欣喜的,不只是新闻业务上的开拓与收获,更是“寻求党心与民意的共鸣”党报评论价值的实现。

体现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这是党报新闻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我知道,新闻是易碎品,“只有一天的生命”;时评作为“新闻的伴侣”也难免昙花一现。我们评论所涉诸如司法公正、权力腐败、环境污染等等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轻易解决。但我坚信,由于我们对于某个事件的评说,我们的观点和思想能够推动同类事件向良性发展甚至得到解决,这就是党报评论的价值所在。

“击中时代绷得最紧的弦”,前苏联领导人加里宁的这句话,我曾用于形容评论人的职责。只有在党的工作重点与人民群众关切点之间找到衔接点,击中社会绷得最紧的那根弦,才能引起最大共鸣,凝聚最大共识。今天想来,正是这份责任,让我不敢懈怠,无论是党报评论“掌门人”,还是肩负更多担子的副总编,都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去奋斗:开辟要论改革试验田,推出“本报评论部文章”,打造政论新品牌;进军新媒体战场,让党报观点融入微博微信客户端,练就与几亿网民对话本领;创新任仲平写作,寻找最大公约数,从政治宣传向政治传播转变;研究“中央厨房”机制,推动党报融合发展步伐;加强国际传播,打通国际国内两个舆论场……

作为主流媒体,有人说,国家的尺度就是我们的尺度。另一方面,我们的开拓又何尝不是国家的开拓?即便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民日报拿的依然是金话筒,依然有中流砥柱的责任。我们曾撰写评论《倾听沉没的声音》《破除私心,成全公义》,为求取民心呐喊、为推进改革疾呼,这何尝不是反求诸己的信守?我希望,在推进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在生活的某一个时段,我们所经手过的这些文字、这些观点和思考,曾经很好地存活过。它们属于一个时代,也回报过那个时代。

“特别喜欢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那些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殿堂的人们,无一不是以强烈的个人意志与跌宕的历史宿命碰撞,成就一代伟业。‘到伟大事业中寻求庇护’,这句令人敬重的名言,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座右铭。世事复杂,挑战繁多,但我们总有一处人生的光明顶,可做心灵的避难所,那是伟大事业的庇护。在那里,我们所有的晦暗,所有的闪耀,所有的欣慰,所有的憾恨,都不足以阻挡手下这些文字传递的温暖。如同一条浩荡前行的河流,我们会用日复一日的流淌,享受逆流而上的激荡,如此饱满,如此安详。”

这是我为评论部所写的《主任评报》中的一段文字。以党中央机关报的声音,为社会进步鼓与呼,这是党报新闻人的最大理想。

(中国妇女报记者 王春霞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