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子
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很有名。1972年版,我是未看其片先闻其名,因为一段“裸浴”镜头的争议。看后心想:这也要引争议?可见社会的发展走了有多远。不过,现在我又有疑问了,可能我看到的是已经删减的。不过,无论怎样,这不是这部电影的唯一价值所在。这次在电影频道里看到的2015年新版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片头有“12岁以上观众适合观看”的字样,我不知其详,猜测大概是因为其中你死我活的战斗、暴力、死亡镜头。多年前看过的老版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所以,此次看新版就当是在看一部全新的电影,观后感是:经典值得翻拍,翻拍也没有辜负经典,依旧是一部好电影,不输目下任何一部战争片。“黎明静悄悄”之下的风景是优美大气的,就像那些熟悉的俄罗斯油画,“黎明静悄悄”之下的人也是英勇又浪漫的。
故事发生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1942年。一座担负着重要的运输干线基洛夫铁路守护任务的村庄营地上只剩下妇女和老人、孩子,轻壮男子都上前线了。不时会有男兵经过此地停留小憩,然后去往前线。在不少人有去无回的命运阴影之下,有士兵经常去喝村民的命名日酒,谈情说爱也不鲜见。酒后,有人惹是生非,往往需要瓦斯科夫去平息解决,他是唯一常驻这里的男兵,还是个准尉。村民紧急敲开他的家门成了寻常事……这令他有些烦恼,于是向上级请求:最好给他增派一些不喝酒、不搞女人的士兵来。有一天,增兵来了,他一看,傻眼了,十几个全是女兵,果然是不喝酒的!准尉认为她们看起来像是新兵,女兵们却不予认同。在那个兵源奇缺的年代,稍有军营历练就不能算是新兵了。
女兵自有与男兵不同之处,准尉需要时间去习惯。比如,女兵要重新搭建集体宿舍住在一起,而男兵以前都是散住在老乡家;女兵在屋外晾满了衣物,准尉觉得这样容易暴露目标,但女兵班长拿出士兵条例捍卫自己的权益:条例规定女兵可以在洗澡日晾晒衣物,准尉无以言对。一个个不久之前还是平民百姓的女兵看似有点自由随意,但很快就让准尉刮目相看:一天夜里,敌机空袭的警报响起,准尉还未及赶到,高射炮手女兵就已经迅速就位,击毁敌机,立下战功,唯一的不足是把本来有望活捉、审问出一些情报的跳伞逃生的德军飞行员也给炮轰了。“干得好,姑娘们!”准尉夸赞道。
一天清晨,女兵丽达离开营地去母亲那里看望她生病的孩子。途径森林时她先是发现了被杀害的村民,有着高度战地警惕性的她随即隐蔽起来又发现了远处的德国士兵:两个。她上气不接下气跑回营地敲开准尉家的门报告了这一紧急情况。准尉分析之后得出结论:他们是来炸毁铁路的,万万不能让他们得逞。于是,准尉和丽达挑选了另外4个女兵前往追踪阻止德国士兵。一个准尉加上5个女兵,以六敌二,这个数目比例应该是合适的。但当他们在静悄悄的黎明终于等到并再次发现了狡猾的德军时,他们傻眼了:1,2,3……15,16,一共有16个,全副武装的特种兵,原来的那两个是先遣的侦察兵。这样的人数对比显然是寡不敌众,准尉派能干而又跑得很快的丽塔去营地报告新情况并期待援兵的到来,他与其余的4个女兵留下来干扰、牵制、阻止敌人……
5个女兵的故事各有一个前情回顾,交代了战争给她们带来的伤痛与巨变。整个电影剧情紧凑,收放自如,节奏快速。不愧是新版,采用了很多新近流行的电影手法,看得我在惊心动魄中三次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第一次是:高才生索尼娅与她一见钟情的白马王子在高校的走廊里相撞,手中的书洒落一地。二人不约而同蹲下来捡书,相视相识。几乎同时,战争的消息传来。戴着眼镜,一看就是斯文书生的他参加了民兵营,坐上卡车,二人从此分别。没多久,他与身边的无数战友一样战死前方;第二次是最后一场正面恶战即将打响之际,准尉对他仅余的两位女兵说:我要求战士丽达、热尼娅还有我自己,准备战斗。我们一定能胜利,因为我们身后是伟大的祖国。准尉和两位女兵肃然立正,坚定的神情和军姿仿佛是千军万马与我同在。虽然,此前的游击战已让他们疲惫不堪,3人面对十多个武装到牙齿的德国特种兵,尽管人单力薄,却气势万千;第三次是影片即将结束时,上级又给准尉补充了兵源,当准尉前往迎接时,看到的又是一队女兵,新来的女兵在他的眼里幻化成了那5个牺牲女兵的面容……战争无情,侵略者不义,准尉和这些女兵都将继续迎接战斗,保家卫国。
据报道,《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原著小说有故事原型,不过原型是5个男兵。之所以有裸戏,原著作者瓦西里耶夫说过“是想让读者知道,女人的身体非常美丽,但在残酷的战争中,女人的身体也非常脆弱。”新版电影的导演列纳特重拍此片并赋予其这样的结尾,是因为虽然女兵们的牺牲是悲剧,但赢得战争就是要前仆后继,他希望电影不以悲伤结尾,而是以胜利的自豪感来结束,“女性在战争中的功勋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