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
“在科研的道路上,要敢于创新,做前人未做过的事。”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崔向群
LAMOST,这个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也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最有威力的光谱巡天望远镜,经过我和我的团队历经11年的攻关克难,终于实现了一系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中国乃至世界大视场、大样本的天文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为我国天文学研究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国家都投入巨资,竞相把光学、射电、空间各类天文设备进行全新的“巨型化换代”。我国在成功研制了2.16米望远镜后,著名天文学家、中科院王绶琯和苏定强两位院士将目标瞄准了国际天文研究中“大规模天文光谱观测严重缺乏”这一突破点,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天文学要开展大规模光谱巡天的战略思想。
而两位院士把研制大视场兼备大口径的主动反射施密特望远镜(LAMOST)方案的实施寄托在了我的身上,那时,我还远在德国参加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光学望远镜项目VLT的研制工作。
那时,在我看来,大口径和大视场兼备,一直是许多天文学家试图解决的难题。大天区范围的光谱巡天是天文观测的突破口,如果能建成LAMOST,我国的天文学就有望获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走向世界前沿。
虽然,国外的研究条件更加优越,但是,我是祖国培养起来的,我有责任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国家科研最需要的地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怀着一颗报国心,在王绶琯和苏定强两位院士力邀下,我只身回国,投入到了LAMOST的研制中。
1997年4月,LAMOST项目正式立项,我担任总工程师,全面负责项目的研制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LAMOST项目是我国在总体概念上自主创新提出的科学设想,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创新点最多、技术挑战最大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我深知,做这样的项目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和责任,常常面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幸运的是,每一项难点都被我们攻克了,并最终占领了天文学领域的一个科学“高地”。
LAMOST 的亮点很多,但我特别看重的是,这是由中国科学家创造性设计和建造,突破了口径限制,实现了大口径和大视场兼备,我们现在都称它为王-苏反射施密特望远镜,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在回国研制LAMOST之前,我曾在德国欧洲南方天文台总部参加过VLT研制工作,在那里,我接触到了主动光学技术,这为LAMOST的研制成果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LAMOST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在掌握主动光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主动光学技术,在设计制造望远镜时,为节约经费,我们没有采用整片镜片,而是运用拼接加变形的技术,实现了视场更广阔的望远镜,同时,LAMOST两块大镜面都需要拼接,精度要求在百分之一微米,难度奇高,但攻关小组都一一克服了,这不仅在国际上将主动光学技术推进到新的前沿,也是在国际上发展出了第三种类型的望远镜。
LAMOST运行3年多来,已经得到并发布了500多万条天体光谱,为全世界的天文学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天体数据。
在研制LAMOST之前,国际上一台望远镜最多同时定位600多根光纤,但我们通过创新性采用并行可控式光纤定位技术解决了同时精确定位4000个观测目标的难题,国际领先。
自此,在口径、视场和光纤数目三者的结合上,LAMOST成为当今世界上获取天体光谱能力最强大的天文观测设备。
敢于创新,做前人未做过的事是我的科研信条。 LAMOST研制成功后,我们原班科研人马就立即开展了30米级极大光学望远镜的预研究。考虑到我国天文学急需,最近,我们的科研团队又着手酝酿,并将推出研制一台12米级光学望远镜的计划 ,对我来说,科研的道路永无止境。
(中国妇女报记者茹希佳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