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胜
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26日透露,从2016年开始,要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和服务,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机制。其中,包括不就业毕业生的统计工作。“统计的目的就是进行精准的服务和帮扶”。(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
招生有计划、毕业生就业无底数,一直是困扰我国高校教育的现实弊端。重视就读大学的“进口”,轻视大学毕业去向的“出口”,或会给社会带来“大学毕业即失业”的片面认知,而由此引发的负面效应便是“上大学是失败投资”之类的读书无用论的泛滥。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的统计机制,既是教育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管理与服务的延伸,也是提升大学教育信誉、破解读书无用认知的有效解药。
大学教育不同于就读中小学的基础性教育,其走出高等学府校门的出路就是直接踏入社会。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和能否适应多元岗位,是人们观察和理解高校教育质量,品读和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踪指导和据实统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应该成为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分内工作。诚然,各高等院校不乏向社会和企业推荐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组织,并有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相关统计。但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未就业毕业生统计,必须严格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可信,这就需要摒弃功利思维、挤干所有水分、准确反映就业现状。
鉴于导致大学生未就业的多方面因素:比如因家庭和自身条件差而难以就业;抑或是受眼高手低、怕苦怕累等认知影响及岗位用非所学、创业有心无力等等,统计未就业毕业生不能止于简单的登记和数量的汇总,而应把统计过程当作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研与走访,摸清未就业大学生的所思、所难、所盼,以期有助于对这一群体进行思维引导、能力培训和困难帮扶。
统计是手段,服务是目的。教育部门要做好对未就业毕业生统计工作的成果运用。应力求从中发现和理出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规律性的有价值信息。此外,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统计工作,并非只是教育部门一家之事,而是需要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积极配合和参与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