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博学 文/摄
总有人问我,为何选择去斯里兰卡做义工?我说,就是想放下手机,走出“物欲横流”的朋友圈,到一个不那么富有但却质朴的国家去看看。带着父母的支持,抱着对未知国度的好奇,我只身一人,来到了印度洋上那个旧称锡兰的热带国家斯里兰卡。
19岁,一个人走,所有的热爱说给大风听。
支教:幸福像花儿一样
2015年7月26日周日,我来到斯里兰卡的尼甘布。大约15个来自中国的大学生志愿者相聚在一个像花园一样的大房子里,房子很漂亮,但住宿条件却不那么尽如人意。黄色的洗澡水,床上爬着蚂蚁,没有空调、蚊帐……
第二天一早,所有志愿者乘车来到当地的幼儿园。在我看来,这个幼儿园不过是个用栅栏围成的小院子,院子里有一间小小的妇科诊所,除此之外就是一个秋千,一个滑梯,一个攀爬的架子,一座设施简陋而昏暗的二层小房子,这便是我们支教的地方。
我们站在门口,孩子们用懵懂的眼神打量着我们。他们很活泼,像一群小猴子,但却很听话。固定的祷告时间到了,铃声一响,孩子们便变得井然有序,他们竖起食指放在撅着的嘴巴前“嘘”着告诉我们要安静,然后双手合十,跟老师念着我们听不懂的祷告词。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明媚的小脸,我不禁想起顾城的那句:“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这里的夏天没有北京那样聒噪、炙热,好似泰戈尔的“夏花”,又像是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
我和孩子们玩起了“你画我猜”。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小女孩,我照着她的样子大概画了几笔,她却如获至宝,开心地站了起来,拍着自己的胸脯反复说:“it’s me!(这是我!这是我!)”现在想来,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多给予她一点儿,哪怕是认真地去画那幅画也好……
那天下午驱车前往一所孤儿院,这里大概住着30个孩子,年龄在5-17岁不等。
我坐在一个看起来年龄最大的男孩旁边和他闲聊起来。我问他,在你们眼里,是胖一点好还是瘦一点好?他摇摇头,说无所谓。我又问,那是黑一点美呢,还是白一点美?他又摇摇头。我很是困惑,他嘴角扬起微笑道:“it’s heart,just look heart(是心,只看心)”。
看到墙上可爱的标语“never forget that you are loved(永远不要忘记你被爱着)”,顿时觉得在这所学校里,自己尘封的内心被浇灌出了花朵。我寻了那么久的,原来就在这里。
和孩子们告别前,孤儿院院长对我们的陪伴表示了感谢,孩子们拽着我的衣角,我环顾这简陋的教室,目光聚集在墙上那仅有的五块牌子上,想着这个世界会不会因为我的一点爱而变得有一点点的不同,想着我接下来的转身就是一辈子了吧。我希望眼前的这群孩子可以生活得更好。
暮色沉沉中,我们被目送到小路转弯的地方,并用背影默默告诉孩子们,不必追。在此,向每一个点缀了我生命的孩子们道一声“珍重”。
旅行:最美的风景始终是人
结束10天的义工活动,我便开启了一个人的旅行。有人说最美的风景是人,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位大叔。
有位朋友听说我要去斯里兰卡,很用心地准备了一件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装,希望我带给那位曾经帮助过他的大叔。
我至今记得那天大叔接到我电话时的激动,他不敢相信这一切,甚至声音都变得有些颤抖。两天后,大叔骑了十公里的自行车来找我,我打量着他,岁月的年轮刻在黝黑的脸上,他的额头布满汗珠,嶙峋的身子却很有精气神儿。问候一番过后,我兴致勃勃地帮他穿上了唐装,系上了盘扣,居然特别合身。大叔幸福地笑着,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也跟着他一起快乐着……
还有一个叫布迪卡的17岁女孩,她是我在斯里兰卡第一个深度接触到的当地人。她每天会给我们做饭,闲暇之余也会去找她聊天。那天我在给国内的朋友写明信片,布迪卡好奇地坐在我旁边,我随口对她说,等我回国也给你寄张明信片吧!她忽然特别开心。
我们聊起了她的生活,她说她母亲过世很早,家境贫寒,还有三个弟弟要养,买不起智能手机……我看着她,心里很难过,但她却像没事儿人似的。她突然跑去卧室拿了一张纸,在那儿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着什么,我看了好久才发现是地址。突然想起刚才我随口一说的承诺,我答应她的,一定会做到。
第二个深度接触到的是一个把我当作他妹妹的司机苏米。他是个特别细心的人,旅途中我一直在寻找富有锡兰特色的高跷渔夫,却无缘看到。几天后,朋友竟然传来了高跷渔夫的照片,并说是苏米让她照下来发给我的。我开心地向苏米道谢,他特别认真地对我说,你说的每一句话我都会放在心上。
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我回国后,他居然让后面回国的志愿者带给我一块宝石作为礼物,这对于我来说,实在太贵重了。在这之后世上突然多了一份挂念放在心底,这何尝不是一种美好?
旅行,尤其是义工旅行,是让我们跳脱日常,踏入陌生领域重新发现自我的过程,它不同于奢华度假,偶尔艰苦却美好的背包客生活让我真正碰触到了自己的内心,一个人飘飘荡荡走了近20天,边看风景边感受人情冷暖。
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