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晓娴
热衷于书写成长的诸种疼痛与记忆,一直以来是七堇年给人留下的很明显的一个创作与精神标记。此次七堇年推出的新书《灯下尘》也依然还是和书写成长的疼痛与记忆有关,但却分别以散文、随笔、札记、小说等分辑去诉说。一本书,杂糅多种文体,既是一种合集,也可视为对人生疼痛的多种关照,乃至也可说这种综合落笔,就仿佛像一个人,历经多种磨练后,感知生活的方式变得更多样化。
辑里有六篇短小说,都和情感话题有深深浅浅的关联。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Brainternet” 这篇。Brainternet,这个词为作者七堇年自创,用混成构词法,将英语的Brain(大脑)与Internet (互联网),两个词合并,可理解为“大脑互联网”。小说名起得有创意,故事也新颖:比尔和乔在新婚仪式上交换戒指,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戒指,而是一枚拥有高科技可以让夫妻头脑互联的戒指。新婚之后,比尔被调遣工作,夫妻长时间分离,但好在可以戴上戒指,走进对方的意识,分享爱拉近爱。但问题在于,比尔心理还是个“小男孩儿”,像依赖母亲那样依赖乔,他把自己的不成熟心理,幻化成乔的出轨,时刻通过戒指紧盯乔。这种没有任何自由空间的生活,让乔烦不胜烦:“你吃饭时他看着,你跟朋友喝一杯酒时他看着,你上厕所,你换衣服睡觉,他都看着,你以为这是陪伴吗?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一九八四》!”最后,两人签署离婚文件,摘除戒指,修改加密方式,从此切断再感知彼此的可能性。
这个小说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一个人爱无能,再高科技的戒指,再紧密的大脑互联,也是无法让婚姻持续下去的;而结尾以“摘除戒指,修改加密方式”来切断双方的任何感知这个细节,更昭示着现代婚姻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相对于小说辑里集中的情感,其他散文、随笔、札记这三辑,话题内容就丰富多了,涉及故乡、旅行、童年、工作等,甚至还谈及了抑郁症。这就像一个人的成长,因为日渐成熟,日子被切割得更细碎,生命也变得琐屑起来。而这种对细碎和琐屑的书写,也愈来愈能体现出生活本真的质感。
对于成都,人们最记得的是张艺谋在宣传片里呈现出的“一座来了便不想离开的城市”,但对出生于四川的七堇年而言,成都其实是“现实中的阴霾,潮湿,黯淡,举目皆是灰色的楼宇、道路、天空,与中国一切大中型城市并无太大异样。”
而她之所以记挂成都,是因为“你的胃会告诉你哪里有你最爱吃的,而你最爱吃的,告诉你哪里是你的故乡。”在“当我们在谈论吃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一文中,她说她每次回到成都,都直奔“朱师烤全茄”的摊子,呼啦呼啦点两条烤茄子,拿一盘掌中宝、鸡脆骨之类,痛痛快快吃一顿正宗地沟油刷出来的地道烧烤,第二天肚子一拉,然后整个人就神清气爽了。这种拉肚子也是幸福的记忆,虽然平淡,但相信是很多人共同拥有过的故土情节——无论走多远,不论以何种方式回归,故乡永远是生命之根,是岁月之门,再破落的根都会牵扯着你,再破烂的门也会随时接纳你。
辞职旅行,是现今年轻人追逐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风潮。在“燃烧吧,狗日的生活”一文中,七堇年也说到自己写了悲壮淋漓的辞职信不愿意多年后回过头去看,一生爬过的高峰,只有上下班高峰。但是人,终归都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本书主题篇《灯下尘》便描述了她自己的现实人生:从香港毕业,一时间找不到事做,又不想写作,于是一度焦虑,抑郁症复发。经历一段迷惘期后,她开始朝九晚五上班,并重新写作,回归正常人生,更感悟到写作对于生命的意义——作品就像一盏灯,照亮了那一束,你原本看不见的灰尘。它们都是活生生的人,都在活生生的生活中飞舞,包括你我。
的确,生命的灰尘无处不在。就像那些“好”的标准——考好的学校,找好的工作,找好的对象,买好的房子,坐好的车等等,这一个个所谓的“好”的价值观,无疑会让自己不断地陷入于世俗的怪圈之中,于是离自己想过的生活,真正想做的事情,不可避免地越来越远,快乐更无从谈起。
七堇年在“黄昏收集者絮语”一文里感叹说——“如果说一个城市是一本书的话,我会感觉自己像一枚不起眼的书签,偶然被命运插入了这本书的几页,读到了它的几行片段。”
其实,我们的人生不也是一本书么,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过短短几十年,就像那一枚不起眼的书签,读过了书中的几个片段,至于这个片段是一篇散文、一段随笔,还是一则札记、一个短小说,全在于你的心情你的感知。所以,如果人生不过于执着一些虚妄的价值观,就算是一枚不起眼的书签,也一样能在不同的生命片段活出各自的精彩。